杭州出租车行业改革能让出租车轻松上路吗?记者林云龙摄
浙江在线12月03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戴睿云张帆见习记者周洲)传统出租车行业沉疴已久,互联网约租车汹涌来袭。杭州出租车改革能否啃下“硬骨头”,让各方受益?
经营权无偿使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主城区九区同城同价、运力运价适时实行市场调节……经过2个多月的征求意见、修订过程,12月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出租车改革正式实施,传递出浓厚的市场化意味。
“杭州的出租车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改革传统出租车,第二步才是规范网络预约车。第一步是为第二步扫清障碍,也为传统出租车和网络约租车的融合发展留下接口。”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张晓东说。
“打的”同城同价
年底基本完成一体化
根据征求意见修改的同城一体化,将于2015年底基本完成。这是指未来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以及市区下沙、之江新城的出租车价格将和主城区出租车一样。也就是说,不久后,下沙的出租车司机可以到杭州主城区接送乘客,而在下沙打车的乘客,起步价也将调整到和主城区一致。
同时,这些地区出租车的营运范围不再受到区域限制。目前,杭州主城区有9900余辆出租车。区域打通后,萧山余杭等五大区域的2200多辆出租车,也能到主城区来做生意。这意味着,在这些区域打车和杭州其他城区一样,1公里到3公里内的起步价都将是11元,之后的计价标准也一样。
目前,萧山、余杭、富阳、下沙的起步价比主城区低,都是按2公里起步,而杭州是3公里起步价11元。“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2公里内打车的比例越来越低。2到6公里增加负担不超过3元,9到18公里的长距离还是按主城区的划算。”张晓东说。
据悉,随着区域打通、同城同价,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以及市区下沙、之江新城的出租车的车型标准、管理水平,也将要求向主城区出租车看齐。
经营权无偿使用
“的哥”月减负1300元
实行经营权无偿使用,是杭州出租车改革中政府向出租车企业、司机传递的一种强烈信号:“政府在出租车行业中不拿任何好处”。
“以前,经营权有政府划拨的、有竞价获得的、也有摇号拍卖的,每个市场主体进入行业的门槛不同。”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陆献德说,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就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要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把精力花在规范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上。
2015年1月1日起,杭州已经停止收取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已一次性缴纳经营权有偿使用金且至2015年1月1日经营期限尚未到期的,按照投入资金、剩余经营时间计算相应的余额,予以退还。每辆车每年最低可以少交5000元的经营权有偿使用金。
政府“减负”在前,出租车企业也做出让利的行为。今年6月开始,由杭州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牵头,所有出租车企业每月降低“的哥”10%的承包金,对于当月零投诉的司机再奖励500元。“一辆车每月的承包金大致是8000元,如果零投诉,那么‘的哥’每月可增收1300元。”张晓东说。
出租行业服务水平在提升。根据《指导意见》“提升行业品质”的要求,主城区在跑的近万辆出租车,正在做整体服务和环境升级。内容包括:统一使用白色座套,更新车载智能终端,安装乘客评价器,推广车载视频监控等。
“车载视频监控设施明年4月前要全部安装到位,目前已安装1600多辆,将实时监测杭州出租车实载率情况,为动态投放运力提供数据依据。”张晓东说。
优化调价机制
运力运价适时市场调节
不论是区域一体化、同城同价,还是清理规范经营关系、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都是杭州出租车改革不断深化、走向市场化道路的明晰标志。
张晓东说,传统出租车走的是数量、价格管制的道路;杭州市出租车改革就要从出租车总量、价格管控到动态监控,再到逐步市场调节。
“目前,出租车还实行市场指导价。根据指导意见,我们要根据百姓出行特点、出租车行业特点优化出租车运价机制和机构,通过灵活的调价机制来缓解拥堵。”张晓东透露说,目前,杭州市物价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方案。有业内人士解读,很有可能是通过“拥堵时提价、平峰时降价”的手段来达到供需平衡。
《指导意见》为网络约租车的发展留有很大空间。在“动态调控运力规模”方面的描述中,提到“结合大气污染防治水平、网络约租车发展态势等因素,建立出租车运力规模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市场调节价”。
“等交通部对网络约租车的态度明确后,杭州也会根据交通部的方向规范网络约租车。百姓对网络专车很欢迎,我们既希望它更好发展,也希望规范它。”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陆献德说。
记者手记
改革求得最大公约数
历经两个多月的征集意见、修改,12月2日,杭州市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网络约租车兴起后,国内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出台的首个出租车改革意见,引起了不少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关注。
网络约租车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不公平竞争等不利影响,“的哥”等从业者的利益受损,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监管秩序。适应新的监管要求,杭州的这个改革意见,没有对网络约租车给出进一步意见,但表示要支持创新融合发展,给未来网络约租车发展预留了政策出台空间。
出租车行业本身急待改革,既要保护从业者利益,也要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要求得最大公约数。杭州市此次出台政策更着重在出租车行业本身。特别是在网络约租车冲击下,如何降低出租车经营者、司机的负担,改善提高出租车的服务,满足人们的打车需求也确属当务之急。像取消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等政策,有助于给经营者降低负担。
而区域打通同城同价,加快推进出租车营运市场一体化,这算是针对杭州市情的新政。因为以前主城区较小,杭州下沙、之江等较独立区块为方便区域交通存在区域出租车;而萧山、余杭、富阳等由市改区的地方,出租车也独立运行,各自出租车不能到对方区域拉客。而出租车营运市场一体化,不但打破区域分割,加速市场融合,有助于出租车资源的流动,而且推动了杭州城区一体化。短途的区域出租车乘客可能要承受价格上涨,但相对长途的乘客将获得实惠。
当然,人们也期盼,“互联网+”能帮杭州出租车市场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新闻背景
出租车行业改革,步步走向深水区
政策跟着市场跑,这句话在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滴滴、Uber的迅速崛起,颠覆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秩序,一步步倒逼其转型。义乌、杭州等地先后推出的出租车改革方案,就是在社会新形势下推出的一个重要改革尝试,是顺势而为,也是迎难而上。
●2015年1月8日,交通运输部首次针对专车表态。
针对被舆论聚焦的“专车”是否属于非法运营、该不该取缔、未来又该何去何从等问题,交通运输部表态称:“专车”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肯定了“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再次重申,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专车”经营。
这一“声”,既是针对各地对“专车服务”一棍子打死的纠偏,同时也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意义:未来一段时间,“专车”将逐渐得到宽容并不断规范。
●2015年5月7日,浙江义乌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宣布将退还并逐步取消营运权有偿使用费,被誉为中国出租车行业消除垄断的“破冰”之举。按照义乌的改革方案,在2018年改革过渡期结束后,义乌将有序放开出租车市场的准入、数量及价格管制。2016年将全面取消出租车“营运权有偿使用费”。
●9月15日,杭州市紧随义乌之后,发布《杭州市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拉开杭州市出租车行业改革大幕。与义乌相比,杭州出租车市场改革更加举足轻重。这是一个近10倍于义乌的出租车市场,是“快的”股东阿里巴巴的大本营,也是专车和出租车比例最悬殊的国内城市之一。
杭州市推出的改革方案主要还是针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其中经营权无偿有期限使用和清理规范经营关系,在整个改革方案中最具突破性。
●10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
这意味着平台获得了上海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许可证,允许符合相应条件的车辆接入网络约租车平台,并且车辆通过平台审查后就能获取营运证,司机通过平台审查后就能获取从业资格上岗证。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络预约车管理办法并征求意见。交通运输部把专车定义为“网络约租车”,将专车纳入出租车管理,规定网约车不得在道路上揽客,禁止网约车在价格上进行不正当竞争,私家车不能从事网约车运营,同时也禁止私家车以拼车名义营运。
交通部推出的这个征求意见稿,让专车平台和不少专家大失所望。《办法》发布当天,网上吐槽声一片。
●12月2日,杭州《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从草案出台到正式推出,杭州市出租车改革历时两个半月,终于迈出破冰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