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iPhone17系列在开启预购后,被传“破发”。
据了解,这个“破发”的传闻来自拼多多。目前,拼多多对iPhone17机型实施大幅补贴,部分版本价格较官方首发价降低近千元,而苹果官网仍维持原价销售且部分机型发货周期延长至10月中旬。
在闲鱼搜索“iPhone17”,潮新闻记者发现不少iPhone17 256G标准版,被挂在了6000元左右,几乎等同于官方原价“5999”,潮新闻记者询问了一位名为“小丁”的闲鱼卖家,他出售的是iPhone 17 256G白色,挂着5999,对于为何要挂这个价格,他回复表示:“原价买的,就先原价挂着,如果有行情变化再改价格。”另一为名为“铅笔”的卖家挂了6050,他表示:“如果行情没有上升,我就留着自己用。”
不过,名为“复古”的闲鱼卖家告诉潮新闻记者,目前他这里来问的人挺多,“我这里有好几款,‘iPhone 17 256G’,紫色版本加300元出售,谁先付款就给谁。”
图片来源:闲鱼
通过闲鱼展示的近7日成交记录可以看到,绝大多数iPhone17 256G标准版的成交价,与正在挂牌销售的iPhone 17 256G标准版接近,且大多都低于了其“发布价”,有一笔订单的发布价格为6200,最后以6000成交。
图片来源:闲鱼
据公开信息显示,iPhone17系列于9月12日正式开启预购,包含iPhone17、iPhone17Pro及iPhone17ProMax等机型,官方定价区间为5999元至17999元。
但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形式推出降价方案:256GB版本iPhone17从官网价5999元降至5099元,降幅达900元;同配置iPhone17Pro从8999元降至8099元;顶配版iPhone17ProMax2TB机型补贴后售价17099元,较官网定价低900元。
图片来源:拼多多
另外,包括拼多多在内的第三方平台同步实施“当面签收开机激活”机制,以限制黄牛套利行为。截至9月15日,部分热门配置机型已出现缺货情况,平台将优惠券调整为定时抢购模式,最高补贴额度调整为700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苹果官网显示,iPhone17标准版首批发货时间已排至10月15日之后,呈现出“官方缺货与渠道降价并存”的特殊市场状态。
杭州通信器材市场“18年老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潮新闻记者,iPhone17系列目前还在预售阶段,“价格要等开售看下为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挂多少都不好参考。”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预售的渠道价格波动源于多重市场因素的叠加作用。产品层面,iPhone17系列虽实现存储容量提升(标准版起步256GB)、影像系统升级(全系4800万像素摄像头)及A19芯片搭载等改进,但未引入折叠屏、卫星通信等行业期待的突破性功能,市场反馈显示消费者对升级幅度感知有限。
其次,市场需求端呈现结构性变化。IDC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国内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已延长至36个月,较2020年的28个月显著拉长,消费者对非革命性升级产品的购买意愿下降。同时,电商平台的价格补贴策略精准契合当前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数据显示超60%用户将降价幅度列为购机首要考量因素。
此外,渠道层面的博弈同样显著。分析指出,拼多多等平台通过首发降价吸引流量,巩固其性价比平台定位;而部分经销商因Pro系列库存压力,为完成激活率考核指标主动降价清货。供应链方面,苹果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导致初期供货波动,印度产iPhone的良品率问题也对市场供应节奏产生一定影响。
资本市场对新品上市表现已做出反应。苹果发布会后的首个交易日(9月10日)股价收跌1.48%,报234.35美元/股,市值蒸发约3700亿元人民币,反映出投资者对产品市场表现的谨慎预期。行业数据显示,iPhone17系列二手市场残值率出现下滑,256GB版本发布一周后残值率降至75%,较前代同期水平下降10个百分点。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6000-7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已从72%下滑至65%,安卓阵营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集邦咨询报告指出,尽管iPhone17系列预售量同比增长18%,但ProMax机型占比从去年的55%降至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