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推出二维码支付标准,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意味着二维码支付“合规化”后,银联和传统银行开始双线押宝,扫码付正式迎来巨头玩家。
中国银联也加入到二维码支付的阵营。昨天上午,中国银联正式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该标准对二维码类别、编码方式、生成规则、识读设备等作出详细规定。今后,消费者扫码支付将有更多选择,扫码环境也将更加安全。
央行曾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
所谓二维码支付,实际上是应用二维码技术,通过移动终端,从而实现“收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由于监管部门对安全的考量,二维码支付近三年间跌宕起伏。2014年3月13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分别向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文,暂停支付宝、财付通线下二维码支付等业务。当时,央行在公函中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多家银行进入二维码支付领域
但是二维码支付因为对商户和消费者都十分便捷,在市场上深得人心,被大家广泛接受。央行发文两年来,不仅微信、支付宝的扫码支付日益普及,很多银行也进入到二维码支付领域。今年7月,工行对外宣布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随后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纷纷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农业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可能将在明年上线。
今年8月,由央行主管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将二维码支付定位为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并规定了交易验证安全等级和限额。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已经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地位。
银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上,二维码支付已逐渐普及,银联的发卡、收单成员机构及银联卡的用户对于这一支付交互方式的推广与应用都有一定的需求,但跨行之间互联互通的市场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为此,在成员机构的共同推动之下,中国银联正式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希望为成员机构推广相关产品与服务,以及为银联卡持卡人用卡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支撑银联二维码支付业务有序发展。
“扫码派”交易信息留在银行卡账户
区别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扫码派”基于支付账户,银联“扫码派”是基于银行账户,因此,银联“扫码派”的交易信息全部留存在银行账户里面。银联有关人士强调,正因为仍旧基于银行卡账户,不存在因资金沉淀在虚拟账户而带来金融风险,消费者资金安全更有保障。此外,商业银行可以获取与传统银行卡支付一致的、透明的、完整的支付信息,有利于风险识别管控和客户关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