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罩到防护服,再到护目镜……连日来,在省经信厅等部门的协调下,一大批浙江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克服工人短缺、原材料紧张等困难,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为各地百姓构筑起一道防疫屏障。
“云贵川等较远的外省员工只要能尽快赶回,他们的机票我全部报销。”1月30日上午,口罩生产企业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焰伟告诉记者,目前建德本地员工130多人已全部到岗,接下来120名左右的外省员工也会陆续回来。
每天仅睡3个小时,接到超过2000个电话。从1月20日晚上以来,这便成为林焰伟的日常。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朝美日化”,是目前浙江3家拥有生产GB19083医用口罩资质的企业之一。为了抗击疫情,这个春节长假,企业一天假也没有放,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
不单是企业主够拼,作为省经信部门派驻帮扶企业的干部,建德市经信局局长何来信从年初一到年初六也都是在企业里度过的。连日来,他帮着协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处理部分原材料紧缺、产品统一调配供应、员工防疫管理等事项。
在台州黄岩,一家2003年曾参与迎击“非典”的应急物资生产重点企业,如今也再次“出征”,全力投身于此次疫情的防控物资生产。作为工业防护服生产企业,台州黄岩伊蔓工贸有限公司如今承担起了医用防护服生产的重任。
“从大年初一复工到现在,我们的工人数量增加了约一倍。”公司总经理郑懿说,复工后,他们紧急改造车间、提高防护服生产水平。如今,他们生产的改良款防护服经真空和杀菌处理后,就能作为医用防护服使用。企业产能在逐步恢复,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工人不足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工厂有较多外省员工,一时难以返回岗位。对此,当地有关部门积极联系协调,从相关企业调来了熟练缝纫车工、缝纫机修工、胶条工等本地工人,同时向社会征召了10名本地志愿者义工前来支援,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这家近百人的企业正常生产,黄岩各部门也通力协作:为减少工人感染的风险,当地政府为员工安排了定点住宿,并派大巴车接送上下班;为保证生产用电,电力部门的电力应急车就停在厂区门口,保障电力供应;企业的真空包装机等设备出现故障,驻厂的经信部门联络员连夜联系其他企业,找来替换设备……
在台州,护目镜生产企业吉星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终于在年初六正常生产了。公司负责人潘吕建告诉记者,为了恢复生产,这个春节,一家人可谓“全家总动员”。“现在到岗的10多个人里,我家里人就占了一半,老婆、女儿、女婿、两个儿子,此外我把能找到的本地熟练工也都找来了。”老潘说,由于行业特性,年底前他已备足了生产原料,现在只等更多工人到岗。“员工达到20个人,基本就能恢复产能了。”
“这几天,各部门都在帮助我们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各种难题。”潘吕建说,其实他自己比谁都急,一直都在努力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