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 正文

西溪湿地打造第二条免费开放的“福堤” 明年4月完工

发布时间: 2015-12-28 15:37:27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张鹏 通讯员 高静玮 戴小丽
“环西溪生态提升带”项目建设效果图。

  西溪湿地有“杭城之肾”的美誉,记者近日从西溪湿地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景区正在大力推进环境提升整治工作,两项重点工程——“一堤两圈”工程和“环西溪生态提升带”项目的一期工程将分别在春节前和明年4月完工。

  “一堤两圈”

  可抵御20年一遇洪水

  今年,西溪湿地投入约3500万元,进行“一堤两圈”防洪工程建设,目的在于提高西溪湿地抗洪排涝能力的同时,保障西溪的环境质量。

  “西溪湿地南面是留下群山,一到雨季,雨水就会顺着山溪汇聚到湿地来。”西溪湿地农耕渔事生态部总监蒋国明说,西溪湿地平时水深在1.6米左右,而2007年,超强台风“罗莎”带来的强降雨,使得湿地水位涨到了4.17米,“造成景区41万平方米的植被受淹。”

  蒋国明介绍,“一堤两圈”是指沿山河防洪堤以及西溪创意产业园区和董湾建筑区两个防洪保护圈。沿山河防洪堤在原有堤坝基础上除了增加宽度外,堤坝的高度也将从3.5米增加到4.5米。本次工程还新增4个水闸和2个排涝站,届时,公园内堤防的防洪标准将提升为20年一遇洪水。

  西溪湿地的水引自钱塘江,江水含沙量较大,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过多的泥沙和营养物质进入西溪,对西溪水质也会造成影响。蒋国明说,等“一堤两圈”建成后,可以减少引水对西溪湿地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如,钱塘江的咸潮来了,我们可以把闸门关闭,让咸潮进不了湿地。”

  沿山河防洪堤长约2公里,从周家村入口通往高庄入口,建成后将通观光电瓶车,便于游客通行、游览。

  “环西溪生态提升带”

  将免费开放

  西溪湿地的福堤免费开放,是大家喜爱的景点之一。西溪湿地相关负责人表示,环西溪生态提升带以后将成为西溪湿地的第二条福堤。

  该项目全长3.3公里,位于西溪湿地东北角,东临紫金港路,北靠文二西路,南接西溪天堂,西至湿地北门,面积29.76公顷。

  环西溪生态提升带是一条开放式的环湿地景观长廊,上面有广场、游步道以及各种景观绿化,目前一期工程紫金港沿线景观提升已开始施工,预计投入3300万元,计划2016年4月完成。

  治水十余年

  西溪水质提高到III类

  水是西溪的灵魂。然而10多年前,西溪范围内聚集了约1.3万常住人口和近万名外来人口。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入西溪,严重影响了这里的环境,水质一度为劣五类,造成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衰退。2003年,西溪湿地正式启动以改善水质、修复生态功能为重点的综合保护工程。

  经过疏浚清淤、截污纳管、工程配水和生物治理等多种措施,西溪湿地的水质大幅提高。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西溪湿地主要河道8个点位1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湿地河道的水质已逐步改善并稳定保持在地表水III类标准,且4个指标都处在II类水标准。西溪湿地池塘在冬季水质最好时,约60%的池塘水体能达到地表III类水,约30%池塘水体在IV类水标准。

  西溪湿地的整体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与2007年相比,西溪湿地的维管束植物新增了169种,现为644种;昆虫增加了385种,现为862种;鸟类增加了31种,现为167种。

  因为西溪湿地的存在,周边约15平方公里的气温降低了0.5℃-1.5℃,有效缓解了杭州的“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2009年,西溪湿地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甄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