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往右分别为陈越、陈坚、包言正、包鸿勋、南一鹏及主持人杨轶清
也许你听说过包达三。生于宁波,逝于杭州,在上海滩是名噪一时的商业巨子,在家乡浙江又是承前启后的政界精英。
也许你还听说过戴洁天。“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第一人”,在温州,因燎原社实施包产到户而接受劳改,22年后又在此得以平反。
如同一个轮回,到了今天,包达三之孙包言正,甚至85后的曾孙包鸿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续写老先生传奇;戴洁天之子陈坚和陈坚之子陈越同样成为了温商走天下的“弄潮儿”。而在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之中,对浙商群体的观察和研究逐渐撕开了一道口子。世界,包括浙商自身也越来越意识到,浙商文化和其背后代表的浙商精神,正是浙商群体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今天下午,随着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的进行,世界浙商文化论坛也在浙商博物馆开幕。来自包达三家族的包言正、包鸿勋,以及来自戴洁天家族的陈坚、陈越现场对话中国传统文化泰斗南怀瑾先生之子南一鹏,向大家讲述了一个浙商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两对父子以故事话精神:厚道、坚韧是精髓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思想和行动的先锋。
一个多世纪之前的中国,内忧外患,包达三用了五十年的努力,从宁波镇海籍籍无名的学徒到上海滩商业巨贾,再至成为整个浙商的前辈;一个世纪之后,其孙包言正从上海到香港从商,白手起家,以祖父名字命名成立达三纺织公司,经营服装进出口贸易,并创立了非营利公益组织包达三基金会;现在,85后包鸿勋亦留学归来,开始在父亲的领导下学做生意,边学边尝试创业。
另一边,上个世纪60年代,三十出头的戴洁天尝试包产到户,然而在那个即将进入人民公社的年代,燎原社的包产到户被绞杀,戴洁天本人也因此被划为右派,开始了长达22年的劳动改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市场经济的种子播下,做起了生意的温州人又一次走在前面,这一次,戴洁天的儿子陈坚和孙子陈越做了“弄潮儿”:一个开展国际进出口生意,一个抢抓跨境电商和影视娱乐机遇。
“要说传承,首先我们得有一个值得传承的父辈、祖辈。”在今天下午的浙商文化论坛上,两个同样有着的浙商创业血统的家族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自己家族的传承观念。
“当年曾祖父将家产全部捐献给国家,很多人会问,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想是精神财富。”包鸿勋说,自曾祖以下,包达三家族不仅仅出了商人,更有工程师、学者、歌唱家,在他看来,曾祖的坚韧和努力就是传给后代最好的财富。
陈坚则认为,自己与戴洁天的一脉相承之处,在于根植于内心的一种修养。“父亲教给我的,和我自己这些年领悟出来的一个精神就是厚道。没有良心的话,不管你有没有钱,都是没有文化精神的。”
南一鹏点睛两代浙商:一代坚守一代超越
论坛现场,主持人要求陈坚、陈越父子及包言正、包鸿勋父子分别独立写下自己认为家族应该传承什么精神。
1989年出生的陈越写下创新、勇气、匠心,他认为,创新是敢于不一样,勇气是敢为天下先,匠心则意味着精益求精;其父陈坚写下厚道、求是、坚持,正如陈坚30多年的创业守业史;1985年出生的包鸿勋认为应传承良心和正能量,把路上的坎坷视为一种经历;包言正则书感恩,“做生意要有良心,而当你有成就以后,一定要懂得感恩那些帮助过你的人。”
尽管两对父子对家族精神传承的见解各有不同,但在南一鹏看来,这正体现了新时代下浙商精神的与时俱进。“陈越、陈坚,你看他们名字多好,老爸坚守,儿子超越。”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泰斗南怀瑾先生之子,南一鹏认为自己继传承了祖父的小商人情怀,又有父亲小文人的情怀。“中国人常常讲家道中衰,其实不是穷,而是后继无人,不论做什么事,希望把好的精神传下去,不是把做了什么事传下去,而是把这种做事的精神传下去。”南一鹏认为,生活的点点滴滴组成了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群体的文化,不论温商、浙商、中国商人,“为商之道,都需要看清,是你需要什么,我能为你做什么,做对了自然可以赚到钱,做好了做专业了,别人就需要你。”
南一鹏表示,以前能赚到钱,归根结底是咨询不发达,而今浙商团体应该形成合力,诸如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加强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等。
此外,“有文人情怀”的南一鹏也特别提到,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做的还远远不够。他认为,文化产业创新力极为重要。“美国最强的产业是文化产业,由此带动了科技、创造力、和财富,中国的文化产业做的还不够,但正因为此,我们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