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浙江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了解到,由于乌克兰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2014年至今乌克兰约有50家银行破产清算,银行信用风险不断加大。
据了解,由于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乌克兰经济形势不断恶化:2015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下降17.6%,2014年全年下降6.8%,世界银行预计乌克兰2015年GDP增速将下降7.5%。2014年至今外汇储备从204亿美元大幅缩减至2015年6月末的100亿美元左右,本币格里夫纳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贬值幅度达71.25%,通货膨胀率已超50%。
据统计,乌克兰总共不到200家的银行中,2014年至今已有大约50家破产清算,几乎每月均有一定数量的银行破产清算,年中和年末破产清算银行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2015年1月份新增银行破产清算数达到11家。
据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消息,乌克兰议会7月2日通过按获得外币贷款时汇率重组外币贷款债务法案,允许乌克兰公民就未还清的外币贷款向银行提出书面申请,并要求银行按照合同签订当日的汇率进行兑换;银行需在一个月时间内按照合同签订当日乌克兰国家银行官方汇率对相关贷款余额进行重组,不得提高利率,重组内容不受合同中还款内容的限制。当地银行家预测,法律出台使得银行系统因汇率差造成的损失将达1000亿格里夫纳。
鉴于当前乌克兰局势尚无好转趋势,整体商业银行经营恶化,不断有银行被列入问题银行类别和破产清算,银行信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浙江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建议,出口企业需高度关注乌克兰银行运行情况,选择实力较强的银行,做好风险预警,缩短支付账期,避免集中出运,加强收汇跟踪,降低风险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