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1日开园首日,迎接游客6.2万名。不少人好奇:“平地起高楼”,这座冰雪王国究竟是怎么建成的?
初冬时节,取自松花江的冰块,成为这里的“基石”。上万名冰建工人齐聚园区。他们中,有传承几代的冰雕大师,也有初露锋芒的年轻匠人。在设计图指引下,电锯飞转、冰屑飞溅,规格一致的冰块被雕琢成各式各样的形态。 谈及设计初衷,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总经理周巍说,早在今年初就开始筹划,从主塔“亚洲同心”到雪雕吉祥物,从45座亚奥理事会成员地标到亚冬文化墙……亚冬会为本届园区“定调”,每一处景观都彰显“双亚冬之城”的荣耀。 灯,是冰雕的灵魂。在东北地区,居民很久之前就有制作冰灯的传统,点燃的蜡烛是灯芯。1963年,哈尔滨举办第一届冰灯游园会,蜡烛被彩色灯泡所取代。再后来,技术不断进步,日光灯管、LED灯逐渐变成“主力”。 “我们的技术一直在进步,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设计师崔师尧说,过去,冰雕光源的开关需要手动控制。如今,电脑或移动端便可实时调控景观效果。 冰雕美不美,灯光表现尤为重要。不管是占据“C位”的主塔,还是人气爆棚的梦想大舞台,随着音乐韵律,多处灯光瞬时变幻,步调一致,色彩和谐。 为了进一步升级灯光动态效果,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张海峰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人机互动灯光控制系统,并实现基于5G网络的无线远程调控。 “用光的语言,讲述‘冰城’故事,为冰雪插上科技翅膀。”张海峰说,系统测试环节,团队仔细检查每个元器件功能,一旦发现故障立即更换,最终实现系统平稳运行。 占地约140个足球场的园区,电力保障是件大事。国网黑龙江哈尔滨新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班技术员高振兴说,电力系统组建了专门的“应急后援团”,与园区工程部协调联动。以超级冰滑梯为例,排队等候区新安装取暖设备,用电容量比上一届增加2520千伏安,公司量身定制供电方案,新建4台变压器。 “不止于建造,更在于创造标准。”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秦晓燕说,冰雪大世界正在全面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主编或参编了9项标准制定,覆盖冰雪景观设计、施工、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打造中国冰雪景观艺术水准“输出地”,成为冰雪人才“蓄水池”。 寒冷却热烈,奇幻又真实——这里是“尔滨”的名片,是夜晚的瑰宝,更是属于人类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