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世界顶流“大黄鸭”带着它的朋友来到了北京,还开了一场“狂欢派对”。正在北京今日美术馆进行的“欢聚!(Celebrate!)”展中,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带来的超过25件新作——一群XXXXL码的巨型动物,引得观展的人不断拍照合影。
“这可能是北京8月最可爱的新展之一了,每一只动物都可爱到想去抱一下。”90后的林子很喜欢逛各种艺术展,偶然发现“欢聚!(Celebrate!)”展后,就约上朋友一起来看展,还拍了一组美照。她说:“拍照打卡是我的爱好,线下艺术展带给了我们‘欢聚’的快乐,我也会把这份快乐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给更多人。”
年轻人“看展式社交”最近成了网络热词。随着全国疫情逐渐缓解,城市内的“烟火气”恢复了,久违的“艺术气息”也回来了。根据8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其中青少年群体是主要人群。
艺术展行业逐步复苏,在“看展式社交”流行的当下,又迎来新发展机遇。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会展相关企业445.7万余家,其中,2022年1-7月新增注册企业56.1万余家。我国艺术展相关企业2.4万余家;其中,2022年1-7月新增注册企业1037家。
“看展式社交”成为生活新方式
林子在社交平台上经常分享自己的看展体验,不仅有美图,还有艺术展的基本信息、看点汇总和拍照小贴士。她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每一次分享前,我都会做好功课,也会认真地在评论区回答网友提问。对我来说,这成了工作之余最有意思的事情。”
90后重庆女生郑瑞伽自称“狂热的博物馆爱好者”,她在去年11月就提前完成了一项人生小目标:“40岁之前逛满100座博物馆”——这个愿望竟然在30岁之前就完成了!
“逛博物馆会让我觉得内心宁静,很多藏品映射出了我喜欢的文化,感觉自己被热爱包裹住了。”郑瑞伽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每次去博物馆都能遇到很多知识储备丰富的爱好者和志愿者讲解员,“大家会添加微信约着下次一起逛,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开心加倍。现在看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算是一项可以多人参与的社交活动,当然也有出于内心的热爱”。
“我一直不觉得看展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它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深圳工作的曹小凤曾尝试在相亲时,用看展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吃饭、看电影,她说:“结交新朋友或相亲时,自己会更注重双方有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我的社交圈子已经达成了用看展代替吃饭逛街的共识。”
多名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表示,年轻人愿意放下手机,到线下近距离欣赏作品,面对面与朋友去探讨美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看展已成为年轻人周末休闲娱乐的生活新方式。除了博物馆,郑瑞伽也会去逛一些艺术展,在她看来,正是由于年轻人的关注和传播,“前几年还很清静的博物馆热闹了,也开始有更多优秀特展了”。
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展览界新课题
人工智能、互动光影、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近年来被引入艺术展。在一些艺术展中,人们不仅可以沉浸式观展互动,还能够买到相关艺术衍生品、文创产品,把文化艺术带回家。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正在举行的“永恒慕夏—线条的魔术”特展,便把捷克国宝级艺术家阿尔丰斯·慕夏作品中的花卉、线条、星空等元素加入了视觉效果、场景营造和展陈设计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快速广泛,当艺术品与观众共处同一空间时,怎样创造出线上无法比拟的体验感,是当下最重要的一个命题,也是我们面对的挑战。”“永恒慕夏”展览项目负责人张丹说,“关于展览展陈设计,每一个细节都源自慕夏的作品中的元素,让观众达到真正沉浸式观展的效果,应该是展览内容上的沉浸,而非简单地加入声光电等多媒体的互动。比如,展厅出入口的曲线长廊通道,就由慕夏作品里经典的线条元素构成。”
在通往慕夏巅峰时期作品区的通道中,穹顶以慕夏作品中的花卉为元素进行设计,观众每走一步,都会伴有鸟鸣声和亮起的灯光。“我们希望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展现艺术的魅力,让他们来到展厅,这样,展览的核心内容输出才成为可能,艺术分享和美术教育的功能也才能实现。”张丹说。
随着全国各地展览场次的增多,展览界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网红”展固然容易赢得观众,但学术类展览该怎样吸引人也是策展者在思考的问题。
厦门宝龙艺术中心总经理彭晓莹告诉记者,开馆3年来,他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打造更广泛的吸引力,让观众走进展馆。彭晓莹说:“我们会推出一些符合大众艺术审美的‘网红’展览,如最近正在进行的童趣十足的‘小婷婷IP艺术展’,好玩、好看又好拍照,便于社交平台传播,吸引更多人来观展。对于学术性强的展览就要用更开放的视角进行策展,科技手段将能帮助高深的艺术‘走’下来,很多传统艺术家也很愿意开放创新。”去年年底,厦门宝龙艺术中心在工笔画艺术家陈湘波的个人作品展上,设计推出了首件大型数字水墨互动装置,成为展览期间最受欢迎的“打卡点”之一。
“用吊缦配上投影的形式,打造了一副流动的水墨画。当观众走进特定区域,运动轨迹就会实时改变画布里的水墨形态。这种有趣的互动把年轻人与传统文化拉近一点。通过拍照打卡,他们会在展厅里逗留更长时间,再通过社交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吸引更多人前来观看。”彭晓莹说。
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碰撞,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南京德基美术馆于去年年底推出的“金陵图数字艺术展”,自开展以来就颇受年轻人关注。通过手环装置连接巨大屏幕上的《金陵图》,观众就可以以虚拟形象“入画”于繁华的金陵街市,与“画中人”亲密交流和互动,还可以在“金陵”的天空中放一场烟花。
“让古代人和当代人对话,无论从社交层面还是多媒体技术层面,都是相互契合的呈现方式。”Philo Art文化传播工作室创始人金怡也观察到,曾作为行业交流或仅存在于艺术圈内的展览,已经“破圈”走向了大众,“七八年前,各地民营美术馆刚起步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文化内容做好。如今,怎么自我造血和持续有效运行下去,才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推出的展览就要有足够的大众影响力,要影响到更多人,而不是只在行业小圈子内‘自娱自乐’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市场需求,金怡在2018年成立工作室,提供艺术内容传播推广和营销咨询服务。
艺术走近大众更应探寻背后内涵
不久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桂林魔法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生活魔法师——法国绘本大师塞吉·布罗什艺术展”,成了广西桂林当地现象级的火爆展览,开展短短一周就有超过5000人次看展打卡。
塞吉·布罗什因其简洁幽默的线条艺术,一直是各类国际大品牌的宠儿。该展览策展人郑茜文说:“仅仅用塞吉·布罗什的24幅原画作品和原版书来填满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不希望用塞吉曾经做过的展览素材简单地做一个复制展,希望用魔法象已出版的塞吉绘本策划出一个全新展览。”
郑茜文通过对塞吉的绘本内容的提炼和二次创作设计,把展厅打造成了“生活魔法师塞吉的家”,还规划设计了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家庭影院等17个展区,“其中浴室成为本次展览大排长龙的网红打卡点,也是因为我们打造从地面延伸至天花板的塞吉涂鸦式的全手绘墙面,加上塞吉绘本元素的浴帘、浴巾、浴缸、镜子等实物进行氛围营造,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艺术家的线条魔法。进入游戏室,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扫图跟展览各处的MR.chip形象互动”。
郑茜文惊喜地发现,来看展的人群里既有亲子家庭,也有时尚年轻人,甚至还有中年团体来打卡,“在观众分享到社交平台的观展感受中可以发现,我们通过展览要讲述的文化故事和‘生活魔法师’理念,已经被大家充分理解。塞吉·布罗什拥有一支名为‘画笔’的魔法棒,他用他的艺术创作点亮生活,我们也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点亮自己的生活”。
科技快速发展、文旅消费不断升级的当下,无论是新技术、新创意还是新的互动方式,都让艺术走进了大众生活,成为新的时尚潮流。但与此同时,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运用一系列新手段吸引大众关注的同时,他们也并没有忽略对展览内容的打磨和提炼,“沉浸式展览的核心还是要讲好背后的文化故事,也希望观展者能够在拍照打卡的同时,感悟到展览要表达的内涵”。
同样的主题,在厦门宝龙艺术中心的塞吉·布罗什艺术大展被命名为“憋住,不许笑”。彭晓莹说,为了让观展者感悟线条的趣味,激发创作力,他们还专门推出了“线条工坊”,“让观展者尤其是小朋友用羊毛线创作自己的作品,既可以采用线条的方式绘画,也可以用粘贴的方式进行,总之,可以用人们所有能想到的创作方式继续延伸创作。我们也会将大家的创作反馈给艺术家,得到艺术家青睐的小朋友将会获得一年的免费观展权益”。
“艺术很美好,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尊重别人,探索新世界。”作为“欢聚!(Celebrate!) ”展的主办方之一,R+Production艺术文化智库总裁王迦谊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之所以把主题定为欢聚,是因为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艺术家尤其希望人们可以在庆祝与欢聚中重拾简单纯真的快乐”。为此,霍夫曼还专门为展览打造了一只由200万只乳胶气球制作而成的 “生日虎”。
王迦谊说:“艺术家用人们熟悉的日常动物,让观展者感受孩童般的浪漫和天真,再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这也是艺术的独特魅力。”
从去年开始,金怡还特意关注过年轻人逛展拍照打卡的现象,不过,她对此却存有一份担忧,“很多社交平台上的探店、探馆博主等吸引来的人,多是把看展仅作为拍照的新方式,这在一定程度打扰了在美术馆里真正看展的人群”。
作为观展人,曹小凤也有自己的担忧,相比于经常去的历史文化类展览,一些现当代艺术展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展览没有实质内容,灯光、布景等更多地是打造了一个网红点,吸引大家前来拍照打卡”。
在为一些艺术展和专业展览提供传播方案时,金怡也会提出建议,“先要体现展览内容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再去考虑更大范围的传播。对于观展者来说,体会其中传递的内容才是展览的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而非简单的前来拍照打卡就可以了。不过,在社交平台上怎么引导大家更关注展览内容,也需要时间”。
(实习生王菁语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