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松江水,巍巍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为保护这个“稀缺的生态天堂”,1960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保护区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立。
60年来,一代代长白山人接续努力,像保护眼睛一样护卫着这片生态宝藏。近年来,长白山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如今,一度濒临绝迹的中华秋沙鸭成群结队重返山林,筑巢栖息,天南海北的游客也慕名前来“洗肺”养神,享受“生态红利”。
有了北斗卫星不能丢了“铁脚板”精神
9月初,接连三个台风入境吉林,袭击长白山。台风一过,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稽查队副队长朴光熙更加忙碌了,他和队员钻进山林,查看倒木,寻找火险,一走就是十几公里。“比起爷爷仅有的一双‘铁脚板’,现在巡护用上了高科技,手里拿着对讲机,腰上挂着SMART巡护装备,天上还有北斗卫星导航。”朴光熙说。
朴光熙的爷爷朴炳灿1960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长白山保护局头道保护站。那时林区没有路,更没交通工具,朴炳灿和队友练就了“铁脚板”“活地图”的本领。爷爷把“铁脚板”相继传给了研究长白山动物的儿子和防火稽查的孙子。
早上七点多钟进山,下午四五点钟出山,每天野外巡护十几公里,几乎是长白山巡护队员的“标配”。在白山保护站,副站长薛俊森指着一双双靴子说,有了先进巡护技术,还是少不了“铁脚板”。长白山9个保护站,每个保护站巡护面积都有上百平方公里,这么大片山林,有很多监测“盲区”。只有靠“铁脚板”,才能覆盖所有死角。
守护长白山的60年里,一家三代人、一门三兄弟、一家三姐妹的护山故事很多。薛俊森兄弟三人全在长白山工作,父亲是第一代守护者,三兄弟从小对大山充满感情,毕业后不约而同回到这里。
薛俊森还记着,当年父亲进山巡护时住的是塑料布遮盖的地窨子,如今巡护点换成了崭新的板房甚至房车。他说,虽然巡护条件好了,但不能少了“铁脚板”,更不能丢了“铁脚板”精神。
利益再大不动心破坏再小零容忍
秋日晴好天,登上长白山,蔚蓝而静谧的天池犹如蓝宝石镶嵌奇峰间,山下层林尽染。守着绿水青山,长白山林区也有过过度开发的惨痛教训。2000年,长白山保护区将红松果林对外承包,一到秋季,人们大张旗鼓进山打松籽,林木被破坏,野生动物锐减。为发展旅游,景区内建起酒店,客源滚滚却造成松花江源头污染。
“痛定思痛后,长白山果断为过度开发做减法。”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库说。2006年长白山管委会成立后,当年停止红松果林承包,历时5年拆除核心区多家酒店,并恢复植被。
长白山管委会做过统计,取消承包每年少收入5000多万元,拆除酒店支出2亿元,但换来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这笔账,值!”在头道保护站,站长王伟的话底气十足。他调出红外相机拍摄画面:马鹿打架、黑熊带幼崽……
利益再大不动心,破坏再小零容忍。在历史长河中,长白山的自然生态经历过火山爆发、森林砍伐等多次冲击。对于保护区来说,停止破坏远远不够,更要主动修复。近年来,借助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等政策支持,长白山保护区累计投入50多亿元,实施了70多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保护区河流上的小型水电站拆除后,水生物种洄游通道畅通起来。
相比前些年,长白山保护区的野猪、狍子种群快速增长,“鸟类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种群每年增长5%。但长白山科学院副院长黄祥童却认为,保护修复还要有紧迫感,对一些珍稀动植物要抢救式保护。近年来他将研究领域从恢复扩展到抢救,重点保护红豆杉等珍稀植物,并建成育苗基地。
不负青山不负人
3月底,白雪皑皑的长白山下迎来了一群特殊客人。吉林援鄂医疗队的1200多名“白衣天使”陆续来到长白山休整调养。刚经历过紧张“战疫”,他们在这里卸下防护服,痛快呼吸。
去年长白山地区空气优良天数超过99%。长白山脚下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2000多个/立方厘米,山上树林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更高。
如何让优美的环境造福群众?近年来,长白山管委会加快推进旅游转型,让更多游客享受绿水青山带来的红利。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打造“慢城”品牌,没有红绿灯,游客徜徉在干净的街道上,感受慢生活,从容深呼吸。“不追景点不赶路,在长白山旅游就是来‘洗肺’!”北京游客赵雅说,“这么好的生态,脚步也要轻一点。”
去年,长白山接待游客610万人次。随着8月20日敦白客专铺轨,长白山不通高铁即将成为历史。如何让激增的游客不惊扰长白山的宁静?王库说,长白山管委会正统筹推进旅游升级和周边林区转型发展,将林区景点纳入长白山旅游“大盘子”,让游客与青山绿水和谐共处,使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