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图说财经 正文

耳朵经济的兴起 互联网内容同质化制约音频平台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8-09 11:10:53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见习记者 叶咪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潮流就像一个圈,每个经典都可能再次成为潮流,4年前还不断被唱衰的广播行业者不会想到,年轻人会再次回到广播的怀抱,但是以另一种形式:网络广播。

  据喜马拉雅APP数据:在有声书的收听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占比为63.4%,77.5%的用户愿意付费收听。90后的增长速度和购买力尤为突出。相较2017年,2018年付费用户中90后占比增加6.3倍,并且复购率超过70%。截至目前,喜马拉雅的总用户数超5.3亿,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达155分钟,荔枝FM计划在今年赴美上市,募资规模可能在1亿美元左右……

  网络电台对于年轻人来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电台?吸引力又在何处?

  声音经济兴起人气主播月入百万

  “每周五回家坐车途中听紫襟讲恐怖故事已经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从大学开始,90后小夏就是喜马拉雅平台主播有声的紫襟的忠实粉丝,对小夏来说,洗澡、吃饭、入睡前听广播已经成了最好的消遣方式。“等手上事情忙完了我就暂停音频,下次空的时候又可以继续听。”小夏给记者看了他在喜马拉雅会员的消费账单,平均每个月小夏要在喜马拉雅上花费30元左右:购买一年的会员花费198元,上个月购买付费有声书付款15元。而喜马拉雅平台显示,主播有声的紫襟在平台已有824.7万粉丝,最受欢迎的有声书演播——《摸金天师》已达35.3亿的收听量,据悉,作者靠在喜马拉雅录制有声小说已实现月入百万。

  据统计,在喜马拉雅上,主播总量已经超500万,平台上有小说、儿童、相声、人文等50多种分类,用户可以根据喜好挑选节目,同时平台还会根据用户收听的节目定时推送同类音频。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网络广播随时随地可收听的属性是碎片化时间的娱乐工具和维系情感连接的社交方式,也是睡前场景的情感陪伴。不同于传统广播地听完即逝,听友们可以APP选择自己听节目时间,在无数档节目资源库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主持人和节目,更可以通过实时的APP通过弹幕、评论与线上群互相交流,这让网络广播成了一个社交中心,“声音经济”由此而生。

  同质化严重制约音频平台发展

  据艾瑞报告数据显示,有声书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3.7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45.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8%。用户规模方面,由2016年的2.18亿增至2018年的3.83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5%。

  当流量高速增长之时,如何高效变现成为平台的另一大难关。于是,不少平台推出了知识付费模式。然而“碎片化、同质化”是声音经济知识付费逃不过的缺陷,于是版权和主播资源成了竞争者抢夺的关键。因为版权引起的纠纷也不断,去年3月,作家曾鹏宇因平台未经本人和出版社授权上线有声书《世上有颗后悔药》,而手撕喜马拉雅,后续发酵成多名作家联合维权事件,最后以喜马拉雅承认侵权,致歉并承诺整改告终。

  而各平台的同质化问题也越来越多,主播如何持续输出不同的内容也是平台面临的困难。喜马拉雅副总裁殷启明也承认了这一点:“对于一个主播,特别是中头部以上的这些主播,能坚持长期输出内容,难度很大。知识付费领域经常用“透支”来评价主讲人输出能力的下降。”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