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购物时钱给多了,商家找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大多数人肯定遇到过被商家自行“四舍五入”、“直接抹零”的操作。近日,就有一名义乌网友在当地论坛上发帖质疑,“这家超市结账的时候竟然多收了我三分钱,合理吗?”
【网友发帖】
超市购物被抹零多收了三分
1月29日,该网友前往义乌廿三里菜市场边上的一家超市购物,买了14.37元的东西,报了会员号后反倒多收了三分钱,最终支付14.40元。
该网友说,小票上打印的两件商品价格虽然是9.9元和4.4元,但实际是9.9+4.47=14.37元,抹零-0.03元,应付变成了14.40元。“原以为是收银员的操作失误,电话联系并加工作人员微信后,对方解释因收银系统不能区分,无法按分收取,一般都是采取四舍五入。
“我是支付宝付款,怎么就不能精确到分了?”对此,该网友表示,一个消费者多收三分钱,一天到晚这么多消费者,会多收多少,“事情本身很小,我的诉求也很简单,退三分钱加一句对不起。可是最后不仅没有道歉,三分钱收得还理直气壮。”
帖子引起了不少义乌网友的关注。
网友“不能写出来”说:超市都是四舍五入的,一般多于五分全按一角收,少于五分的就不收了。
网友“苍井”也说:好像都是这样,如果是五分以下会抹掉,比如14.44就只收14.40。
网友“聪神”提议:三分钱,就不要斤斤计较了。网友“阿蜜”也表示自己从不会去看小数点后面,觉得整数对了就好。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支持。网友“我不后悔520”说:支持楼主,一个三分钱不起眼,十个、百个、千个、万个呢?必须给个说法。
而上周末,义乌网友“梦逝”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她去超市购物,买了34.46元的东西,但用支付宝付钱时,超市收银员却让她付34.5元。“我当时特意问了一声,用支付宝付款也要四舍五入吗?对方说是的。想想也就四分钱,我还是付掉了。”
【市民遭遇】
购物被搭售不找零钱用糖替
记者昨从多家超市、小卖部获悉,如果出现“分”位的价格,向来都是四舍五入;当然,如果顾客觉得自己吃亏,可以再去买个鸡蛋什么的,凑个整数。
用糖果等小商品来凑数,估计不少市民也见怪不怪。读者包女士前段时间带儿子在一家文具用品店买了一包皮筋,本应该找零0.4元,但商家只给了她4颗糖果。包女士说,他的小孩子之前也遇到过,他和同学在学校附近买东西时,经常有糖带回来,说是小卖部找零钱用糖代替,一颗糖代表一角钱。
对于超市这种不找零钱给小物件的做法,部分网友也在网上发出贴子。
“我有一次去买小饰品,结账付款时收银员说她多给我套了个塑料袋。当询问为何时,她说没有零钱只有塑料袋。”网友“尖锐的峰”说,商家实在没零钱的状况她可以理解,但实在无法接受这种强硬的方式。
网友“小咸菜”说:我倒不会因为这一毛两毛钱去找他们理论,但这的确反映出一家商店对顾客的态度。
网友“我们这里还有鱼”说:去小超市买东西,经常会遇到用小零食代替找零的店家,所以已经习惯了。但这样的做法,我还是不喜欢。当然,如果顾客不愿意,一般商家还是会找零的。
除了对超市的做法提出质疑,不少人还想出了办法对超市进行反击。有网友建议,把每次超市找回的糖果攒起来,哪天再买东西的时候当现金用,看超市怎么说。
【相关事例】
购物多收四分零钱
超市被告上法庭
网友“新天牧”表示,几分钱虽少,但客流量大时,每人多收几分钱,积聚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现在微信和支付宝都支持零钱,我一分钱都不让。”
记者在网上查到,2012年,湖南长沙市民黄平国就因超市多收了他四分钱,将超市告上法庭。
对此,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李健律师表示,依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人民币流通。因此本事件中从大的方面讲,经营单位涉嫌排斥和歧视人民币的分币流通的嫌疑。而从个体角度来看,这也有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平交易的规定。但是客观来讲,若消费者坚持较真,相信商家也少有拒绝给付分币。
或直接抹掉“分”,或四舍五入“角”,对于商家的上述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表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商家在不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多收钱,有强制交易的嫌疑。不能因为公司规定或者行业规定而违反法律相关规定。如果提前告知消费者,而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可视为公平交易。
法律人士也认为,在找零问题上,交易双方在相互自愿前提下采用“四舍五入”结算方式,一方舍弃自己的微利,并不算侵权。但商家采用“四舍五入”结算方式应事先公示,征得顾客认可,不能强制或推定对方已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