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新闻 正文

引领特色、个性回归 小城镇避免陷入“千镇一面”

发布时间: 2017-01-03 14:55:09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钱祎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桐庐横村镇

  浙江在线01月03日讯 核心提示:一面是极具江南韵味的美丽城市和县城,一面是风情各异、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浙江,小城镇同样不能掉队。

  眼下,一场遍及全省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正在各地风起云涌,众多小城镇期待“旧貌换新颜”的美丽蜕变。打造美丽宜居、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该从何处破题,规划设计无疑是重要一环,各地也为此使出浑身解数。

  小城镇,并非城市或乡村的复制品,更不是千镇一面的同质化产品。她们不仅应当具有宜人的街巷尺度,显著的个性风貌,更要形成独特的产业布局,延续历史文脉。而这些,最终指向那一个个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不久前,在淳安汾口镇,我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场规划评审会举行,当地干部群众向各路专家讨教。

  30多年前,我国社会学家就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时至今日,现代城市发展脚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日益提速,连接这两头的小城镇,却有些落寞。当闻到小巷深处传来的阵阵异味,抬头看到乱如蛛网的管线,满目尽是千篇一律的街景,不少人为之感到失落。

  这,不是我们向往的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正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补齐全域美丽的发展短板,奋力开展攻坚。但在现实中,不少人仍对小城镇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相关知识和原理了解不多,甚至把城市或乡村的规划稍作修改,简单套用到小城镇。

  小城镇,怎样避免陷入“千镇一面”的窠臼?如何通过规划设计,让个性回归小城镇?这是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必须首先考量的问题。

  城乡间,

  找准定位

  每当看到平坦开阔的道路、灵动秀丽的山水、房前屋后的田园,我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有时,小城镇与城市、乡村的边界会变得模糊,一些格局形态趋于相似。

  但来龙游溪口镇才3个月的沈道海却不这么想。薄雾渐起的清晨,他推窗远眺,微风拂过竹海,每一口呼吸都是清新的;穿梭在小街小巷,布局紧凑的现代民居,又不似乡村老屋般寂寞松散。这一切,让他满心欢喜:“不太热闹,也不太冷清,一切恰到好处,俨然一个现代田园城镇的模样。”

  灵山江边,“低小散”的传统碳化篾毛竹产业已被淘汰,空无一人的老厂房完好地保留下来,从砖瓦房绕到后院,是汩汩的溪流和青翠的远山。当地因地制宜开发“竹海风情小镇”,顺势利用这些留下来的老厂房,建起了精品民宿。

  包括溪口镇,我省共有1191个小城镇被纳入未来3年的整治蓝图。各地普遍认识到,特色是每个小城镇整治的灵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在淳安汾口镇开的那场规划评审会上,有专家看了镇里的初步规划方案,提出两个尖锐的问题:“整治交通用机非隔离带、实行人车分离,和城市的区别在哪里?提升山水田园的生态景观,和乡村又怎么更好区分?”

  这两个问题,直指小城镇建设的核心,让大家沉下心来思考:小城镇,和城与乡的区别在哪里?

  专家指出,小城镇应采取微治理的手段,以小尺度公共空间的构建为主,利用小广场、小绿地、小停车场、交通微循环等,增加小城镇的“微空间”密度。这一观点,得到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晓光的支持。

  在各地编制规划方案时,杨晓光建议,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绝非大拆大建,不刻意仿古追新,不一味贪大求洋,更不能轻易冒进,宜人的街巷尺度,才是刚刚好。

  “并不是宽阔的大马路、连片大面积的绿化才好,小城镇就应该是房前屋后种花种菜,或在紧凑的民居间零星穿插小田园。”杨晓光说,更重要的是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拒绝“洋不洋、土不土”。

  那么,就从精细化开始吧。

  规划中,

  塑造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从小城镇兴起、中心镇发展改革、小城市培育试点,到创建特色小镇,浙江的小城镇在一步步探索中前行。

  然而,走过一镇又一镇,彼此对照,小城镇的面貌总让人不太满意,个性不明显,特色也不够亮眼。

  一个共性命题急迫地摆在人们面前:同样是绿水青山,同样是前屋后田,同样是海岛渔港,小城镇之间怎么突显更精细化的差异?

  许多小城镇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禀赋都不错,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当你信步闲逛老镇,望去是一溜儿的店面房,悠长的青石板路直达深宅,灰墙青瓦,碧水蓝天,独具韵味。但一些小城镇的味道,却总让人感到不对劲,居民区和工业区的布局散乱,建筑风格单一,景观风貌同质化严重。

  这里既存在无规划、乱规划、随意调整规划的规划不合理问题,也有“千镇一面”“万楼一貌”的设计缺位原因。

  “小城镇整治必须以科学的规划设计统领,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工。”杨晓光说,因地制宜开展小城镇总体风貌管控,彰显不同区域的山水格局、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精细梳理小城镇肌理,才能让每一处个性显现棱角。温州龙港和桐乡乌镇,规划肯定不一样;同样是古镇,乌镇和西塘的规划也有所区别。

  在这个方面,汾口镇作了较好的示范。同处千岛湖沿线,却与淳安大多数城镇的清幽湖湾不同,汾口镇周边主要为低缓丘陵,是淳安除县城外耕地最多、可开发建设用地最多的城镇。

  汾口人清楚自身的特色,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定位,放在“打造现代山水田园”上,充分利用周边开阔、平坦的田地,区别于千岛湖湖岛山水风光,注重阡陌纵横的自然格局,让“镇在田中、园在镇中”的意境浑然天成。

  而在率先完成全域小城镇整治规划的三门,几个同处海岛的小城镇,颇有个性的设计十分抢眼。

  蛇蟠乡结合本地海岛岩洞资源,重点打造以石文化为特色的海岛小城镇;花桥镇利用靠山滨海的资源优势,在滨水地段建设绿地广场和生态雨水花园,营造耕海牧渔风情;健跳镇在花海中散置帆船雕塑,在崖壁上设置灯塔,展示港口特色形象和海洋文化特色。

  在三门,8个小城镇将在3年内完成整治,尽管任务繁重、问题复杂,但三门人深知,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让每个小城镇独具个性。

  产业上,

  彰显特色

  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城镇,既要有动人的外在面貌,更要有坚实的产业支撑。

  独特的产业是小城镇的活力之源,如何将二者完美融合,如何依照区域优势、自然禀赋、资源条件,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不断提升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是整治过程中的一大课题。

  去年12月,乐清大荆镇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整治,重点拆除镇上的“低小散”铸造业厂房,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8个分散在全镇的工业区得以重新盘活。

  “过去,镇上有85家铸造企业,年产值却只有千万元左右。”大荆镇党委副书记张伟说,这让镇里下定决心,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必须结合特色产业做强、做精、做专。

  依靠当地较完整的铁皮石斛产业链,大荆镇规划建立深加工区,建成具有现代流通业态的专业市场,完善新型、高效的产销网络,打造铁皮石斛特色小镇。一条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融合之路,正在大荆镇逐渐形成,更多的特色村和企业因此崭露头角。

  “小城镇规划应与特色小镇形成整体,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提升整个城镇的品质。”杨晓光说,在浙江,一个个特色小镇早已遍地开花,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应注意与特色小镇联动推进,对小城镇整体发展要有长远谋划,不能“捡到篮子就是菜”,为了特色而“特色”。

  未来3年,我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将重点开展6个专项行动,“低小散”块状行业治理是其一,在整治和淘汰“低小散”企业的同时,加快企业入园集聚、改造升级。根据计划,我省每年将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000家以上,整治和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1万家以上,推动1万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入园提升发展,突出培育特色产业。

  文脉里,

  提升气质

  “等我们老了,就回到小镇,走街串巷,种菜养花。”在不少人的情结中,小城镇与老家难以分离,就像两根相互缠绕的藤蔓,相伴相生。正因此,一个成功的小城镇规划,就是要引导其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如何把本土历史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融入整治规划设计,让小城镇各美其美,这是规划师的责任。

  “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这些表述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而这,也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带来新机遇。专家指出,这一目标虽然明确,但落实起来并不容易,一旦把握不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脉,可能出现不伦不类的结局。

  提起杭州,你会想到西湖、钱塘江;提起苏州,便是古典园林;提起北京,想起天安门、南锣鼓巷……每个城市都有独特印记,小城镇亦如此。“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在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就有近百个,怎样打造小城镇的独特气质,既拥有现代化的生活,又留存历史的脉脉温情?

  在浙北德清,人们从一个小小河埠头的转变中,找到了答案。

  水乡人对河埠头熟悉不过。为避免在改造提升中变得“千镇一面”,德清对历史人文资源等要素重新整合,用各镇不同的水情特点,重点梳理出多个风情各异的河埠头,复原旧时样貌,并融入现代元素,打造了“水墨苎溪”“画里宋市”“蠡山胜境”等10个河道主题公园,为百姓休闲提供去处。

  在实践中,“美丽+文化”赋予小城镇不同的灵魂,让每个城镇彰显出不凡气质。

  在明洪武年间,苍南金乡镇被称金乡卫,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至今仍保存有完整的城防格局。在制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时,苍南开展金乡卫城综合保护工程,把过高的楼房适当拆除降层,修整道路,恢复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81岁的居民王德科,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振奋。他说,2013年金乡镇就开始古城改造,但因为缺乏统一规划,街上乱搭乱建严重,道路上乱停车、乱占道,沿街电缆乱拉乱接,杂乱、拥挤的街景让人很不舒服,“历史风貌不仅没有保护好,反而遭到了破坏”。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给这里带来了生机。副镇长杨道栈说,眼下,金乡卫城开展恢复性开发,在规划之初就全盘考虑环境协调,突出本地特色文化和产业,打响金乡卫城文化品牌。

  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小城镇的名片,更是她生生不息、令人流连忘返的最大“资本”。

  
编辑: 郑忆昕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