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图说财经 正文

校园贷为何被负面刷屏?借贷平台CEO揭行业内幕

发布时间: 2016-12-27 09:25:14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记者 骆阳 钱曙晔 文/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近日,金华一所高校的费同学每天都在为还款的事情头疼——通过校园贷平台,他前后借的钱总额达28299元。然而,还款日期到了,他却没办法还出这笔钱。

  虽然出现已有年头,但“校园贷”能在2016年成为高校校园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是因为发生在今年的一起事件: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除用自己的身份外,还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后因无力偿还跳楼自杀。

  现今的大学生,已逐渐接受分期消费带来的便利,“提前享受”成了他们中很多人的消费理念,而校园贷借助互联网影响着学生的消费,从中衍生的问题数不胜数。

  先后借出28299元

  误信熟人的他成了替“借”羊

  让费同学头疼的这28299元,是他分别通过优分期、分期乐、给你花、花无缺等平台借出来的。他说,借钱不是因为自己缺钱,是一名师兄要求他代借款,“他让我去这些平台借钱,说借出来的钱我拿10%当福利,其余的给他,这些钱他会还的,让我不用管。”

  小费说,起初他试着在平台借了一笔给师兄,对方真的帮他还了几期。

  尝到甜头的小费胆子大了起来,将能借的平台都借了一遍,然而此后师兄竟消失了。“现在怎么都联系不到他人,我也不知道他会骗我的,现在几个平台都催着我还钱,好几笔都逾期了。”小费郁闷地说,现在自己需要偿还的金额已经达到了34482元,而这个数字随着逾期时间还在疯长。

  小费提供的账单中,其中一笔本金为2300元的借款来自花无缺平台,显示需要还款的期数为6期,每期506元,总额3036元,“我真是名副其实的替‘借’羊”。

  凭学生证或饭卡即可借钱

  校园贷因操作方便“触角”广

  “校园贷”,顾名思义,是指主要面向校园内在校生提供的金融贷款。提供这类贷款的平台主要是一些网络金融平台,因其操作方便,准入门槛较低,在校园内“触角”很广。

  昨天,记者进入花无缺平台的官方网站,上面显示只要下载“花无缺大学贷App”即可借钱,金额是3000元任取,“免传证件,凭学生证或饭卡即可借到”。

  小费告诉记者,这些校园贷平台所需要的借款资料虽不一样,但具体操作方便。当你点击借款的时候,各个软件会有一套系统去认证,基本上是身份证号码、手持身份证拍照片、父母手机号、家庭住址、同学联系方式。这是第一步个人信息认证,第二步是芝麻信用、学信网等信用认证。第三步是拍视频,读他们的借贷信息或是确认相关信息。完成这些步骤后,会有工作人员来打你电话,核实相关信息。

  记者随后查看了各个校园贷平台。以分期乐为例,在该平台买一部iPhone7,分24期还款时,官网售价6388元的手机最后需要支付总金额高达7464元,而在京东商城以相同期次购买时价格为7155元。

  CEO揭行业内幕

  晏先生,是校园贷其中一个平台的CEO。

  “学生的主观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较强,特别是电子产品、旅行、聚会应酬、技能文化培养、奢侈品这几类消费需求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上升。”他说,自从银监会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后,越来越多的信贷公司把目光投向了高校学生这块蛋糕,“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主体是面向学生的信贷新平台或新的微信公众号出现”。

  晏先生所在公司主要从事小额现金贷款,年利率从12%~36%不等,手续费从6%~10%不等,还款时间越短,缴纳的利息和费用越少,如贷款一个月后偿还,只需6%手续费和1%的贷款利息。

  尽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晏先生表示,这不是问题。他透露,这种贷款往往都需要面签,作为公司会掌握学生的全部个人资料,比如学校院系、家庭住址、父母以及辅导员联系方式等。“其实我们平台的审核非常严格,需要很多信息证明是本人贷款且用途正当。这样的操作下,坏账大概就占了万分之八。”晏先生说,“不过,很多大学生还款意识很差,逾期率达千分之三。假如学生逾期不还,我们一般走法律程序,或者委托第三方催收公司进行催款。”

  整治下不少校园贷平台转型,但仍有一些从事小额现金提现业务。

  今年8月,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对校园“网贷”,该办法特别增加了“对于借款人要具备与还款能力相匹配”的要求,对校园网贷整治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

  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一天之内,国务院和各部委连发七道政策,掀起互联网金融整治风暴。中国银监会明确将校园网贷作为整治重点,并与教育部等部门建立校园网贷联合工作机制,防止校园网贷风险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强压之下,诸多涉及校园贷业务的平台谋求转型或退出。“不过,还是有很多平台偷偷继续从事校园贷中的小额现金提现业务。”晏先生说。

  校园贷事件频发是黑中介捣乱他们有一套体系骗平台的贷款

  尽管不少平台在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校园从此便“安静”了。记者在与晏先生的聊天中发现,校园贷风险事件频发,黑中介难逃干系,“很多黑中介主动联系我,希望我和他们进行合作,放低借贷条件借钱给学生,他们收钱催款。据我所知,下沙至少有24个这样的黑中介工作室。”

  “他们藏在各个小区里面,就是皮包公司,没事贴贴小广告,散发小卡片。”根据晏先生的描述,黑中介一般给几十或上百元,学生就“出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甚至有学生录视频认证身份信息,结果糊里糊涂就被贷款了,“他们有一套体系来骗取平台的贷款,瞒过了每个平台的反欺诈系统以后,这些交出自己信息的学生就成了替罪羊。”

  晏先生认为,校园贷行业的混乱,究其根本还是学生自己的安全意识不够。

  昨天记者来到浙江工商大学,这里已难觅校园贷的宣传踪迹,该校学生说,开学的时候,在车库、厕所等隐蔽的地方有不少此类平台的宣传广告,寝室还会收到相关的小卡片,现在已很难再看到,但很多同学知道此类平台,少数同学依旧会冒风险去使用此类借贷。

  对校园贷,高校老师有话说

  对于校园贷,不少高校老师因为工作原因有关注和了解。那么,他们是怎么看的呢?浙江工商大学的两位辅导员老师谈了自己的观点。

  校园贷走向“异化”

  目前阶段弊大于利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的王老师表示,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接触到校园贷这方面的信息,曾经就有学生因为校园贷的事情向他咨询和求助过。“校园贷是有需求和市场的,但却走向‘异化’。由于监管不力、缺乏规则、大学生消费盲目冲动等原因,部分业务操作不当的平台出现,使得校园贷乱象丛生,引发的校园悲剧一次次上演。因此,在目前阶段,‘校园贷’是弊大于利的,应当予以取缔。”

  在王老师看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合理适度,不超前,不盲目,不攀比,合理控制自己的开支,不赚钱就要学会省钱,培养自己的“财商”。他会通过主题班会和谈心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校园贷这个问题,“确实有用钱的紧急需要,可以主动向父母、老师说明或寻求帮助”。

  在校学生无经济能力

  选择这类产品会超出还款能力

  同样是辅导员的陈老师更是完全反感“校园贷”,“我很反对学生使用这类产品进行贷款,在校学生没有经济能力,选择这类贷款或分期付产品一般都会超出自己本身的还款能力。我们辅导员会对学生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金融意识”。

  专家说

  校园贷的监管

  应从平台和大学生两端入手

  关注“网贷”问题的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曾在网贷专栏上发文表示,国务院的专项整治目的是要扭转、纠正互联网金融某些业态乱象,随着国家对P2P行业的整治,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会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监管部门应从平台和大学生两端入手,通过规范校园贷平台运营,对业务风控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对大学生借贷资质明确审核,防止过度消费。对于逾期不还的大学生,平台可以将借款人的资料备案在“不良信用记录”中,并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披露有关信息。

  
编辑: 郑忆昕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