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一台普通设备编织一件5种颜色的针织衫通常需要一小时,而该设备编织一件同款的针织衫只需半个小时左右。”
展台边挤满了人,把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素斌围成了一个圈。“此外,该设备编织的针织衫一体成型。它可支持24种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丝线同时编织。就像一台打印机,只需修改编程,该设备就可以完成各类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不断有路过的客商停下来看着张素斌的演示,甚至拿着资料开始核算。还有一位从湖州赶来的客商,拉着张素斌“要带着去厂里看看实际的生产能力”。
在刚刚闭幕的第20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上,这样的场面随处可见。
智能制衣设备亮相会展中心
这也给了张素斌许多机会。
“从20日开幕算起,已经有好几拨有意向者了。”张素斌拨弄着手里的线头,背后就是一台一次成型成衣设备。
“纱筒是在这个设备的最上面,机器启动以后,纱筒中的纱线就不断地扯到下面的织槽里,织机不到半小时,一件女式线衫就能成型了。”张素斌扭头向身后的客商介绍,“只要原料能制成丝状,无论什么材质,它都能织。而衣服的样式、图案、大小全部由一旁的计算机控制,设计师的创意、顾客的定制需求通过编程人员的转化,一个小时就能穿在身上。”
身边的设计师补充了一句,“一根线进去,一件衣服出来。”
更方便的是,张素斌指着一间一平方米的暗室,“在这间暗室里,四面都装了16个由微软公司制造的光学镜头,只要一分钟,3D人体模型就能以数字化方式呈现。设计师只要依照这个模型,就能实现定制服装了。”
和张素斌的一次成型成衣设备一样火热的还有“搜布APP”。“线上已经云集了20万家面料供求企业,日均发单量突破1000单,发单量300万米以上。”搜布CEO程小军透露,目前搜布平台每月活跃供应商数量超过3万家,买方数量达12万家。
类似的智能设备,在4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内比比皆是。
只需要站上5秒钟,拍一张照片,就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多项服装数据;运用最新的无缝超声波技术,可以得到一件不用一针一线缝合的时装……
“第一次设立了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展区,同时还举行了第二届中国服装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暨对接会。”宁波国际服装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宋达军介绍,此次服装节还新增设了国际展区和智能制造展区,“有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等12个国家及地区的33个品牌参展,为服装企业提供智能化系统化解决方案或提升方案。”
服装业智能化转型恰逢其时
这些智能化方案背后,是宁波服装行业参与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
“科技经费投入较快增长,新产品产值率高,科技创新频频获奖,研发成果产业化取得成效,装备制造全面升级,宁波全市85%以上重点服装企业关键技术装备达国际先进标准。”宋达军明显感受到,“宁波服装行业的转型正在加快。”
从数据中也可见一斑。据统计,2015年宁波规上纺织服装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10.02亿元,比“十二五”初的2011年增长12.4%。2015年规上纺织服装企业新产品产值360.8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2%。
“过去二三十年制造讲的是标准化、规范化,未来三十年制造讲的是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在宁波举行的中国服装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教授闻力生直言,智能制造是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生产周期从原本的15天到20天,减少到1天,生产效率提升20%,人员减少30%,还能降低产品不良率20%。”开发了“云定制”平台的宁波旦可韵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旦丹介绍,该系统能实现从下单到整件服装制作全部通过计算机管理来实现,与此同时,“企业利润还能增长10%以上。”
这也是宁波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眼下,“中国制造2025”战略或将进一步加快宁波服装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就在本月初,《“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正式发布。根据《纲要》,宁波将重点建设包括纺织服装行业在内的五大传统优势产业。
这在张素斌看来,“是服装行业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时尚化的好机会,可以重点开发功能性智能产品,也有利于服装装备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