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营业部服务了杭州市近2000家出口企业,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风险保障。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杭州市出口风险信息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8月,浙江信保营业部接到的企业报损案件激增,达600多起,同比增长10%,报损金额近1.4亿美元,保持高位,国际贸易风险持续高企。
对于风险情况,浙江信保营业部建议出口企业要特别关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风险,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本次出口风险信息发布会由杭州市商务委员会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营业部联合举办。
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风险排名靠前
主要报损原因为拖欠
从报损洲别来看,排名靠前的洲别主要为亚洲、欧洲以及拉丁美洲。其中,亚洲由于光伏行业影响,报损有所上升。
从报损国别来看,排名比较靠前的主要国别有美国、巴西、加拿大、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尼日利亚。
从案件致损原因来看,主要报损原因为拖欠,但是破产和拒收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拒收的比例在5%,而破产风险的比例在4%。今年许多成立时间悠久、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破产现象显著增多,破产案件主要集中在美国、荷兰、巴西及俄罗斯等国。
外汇管制等因素导致报损案激增
新型贸易欺诈类案件不断上升
外汇管制、贸易管制等客观因素,导致部分国别案件激增。1-8月,浙江信保营业部接到巴西报损案件激增,报损案件同比上升70%。
受当地客观原因所限,巴西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难度不断加大,市场需求不足,不少企业出现付款困难的情况,报损案件占到50%以上,因此出口企业要特别关注巴西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
由于外汇管制和汇率剧烈波动,导致尼日利亚,埃及、安哥拉、委内瑞拉付汇受阻,拖欠风险上升,报损案件同比增加。为保护本国的贸易,部分国别出台了贸易管制政策限制进口或者禁止进口。如阿根廷、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埃及等,建议出口企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此外,由于全球贸易形势严峻,在国际贸易领域中贸易欺诈案件比往年也显著增加。在部分以托收支付方式的贸易中,国外买方将银行地址更换成另外的地址,要求企业将全套材料寄送到这个地址,在骗取货物以后就消失了。部分国外采购商谎称自己是海外某公司的采购经理,通过伪造贸易合同,骗取订单,一旦提到货物,就销声匿迹。
机遇和风险并存
出口企业要关注各国“风险溢出”效应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剧,一个国家的风险事件可能会对其他国家风险传导路径缩短,冲击效应也更加明显。由此,浙江信保营业部建议出口企业要特别关注各国的“风险溢出”效应,尤其关注以下风险——
一是关注以巴西为代表的拉丁美洲国别风险,重点关注巴西、巴拉圭及委内瑞拉等国别。
二是密切关注意大利公投脱欧事件可能引发的各种负面传导效应。
三是关注各国汇率波动情况,汇率剧烈波动容易造成海外买方付款风险上升。特别关注新兴市场的货币贬值情况。
除了关注上述风险外,浙江信保营业部建议出口企业,建议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注重贸易合同签署的规范性,对于托收支付方式项下的银行地址,提前核实;提前识别海外买方身份,通过委托中国信保的资信调查报告,提前核实采购商的身份,锁定真正买方;针对全球市场普遍需求不足的情况,谨慎接取大额订单,及时了解海外买方销售及库存情况,控制应收账款余额;对于尚未有效转嫁应收账款风险的出口企业,建议与政策性出口信用金融机构合作,在有风险保障的情况下接取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