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青在展示空调衬衣。王婷摄
与我们肌肤相亲的服装,不知不觉已行走在时尚与科技之间,智能范儿十足。
近日,在全省双创大赛新材料领域决赛现场,浙江英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凡科技)带来的智能调温相变微胶囊技术,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服饰的认知。神奇的胶囊添加进纺织品制成衬衫,穿在身上就像置身于空调房中一样,不管身处何地,都能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智能调节出人体最适宜的温度。目前,英凡科技已接到大赛主办方通知,该项目将作为浙江新材料领域代表之一参加全国创新创业总决赛。
义乌市科技创业园是英凡科技的大本营。总经理陈永青将记者带进一间会议室,巨大的实木橱柜格外引人注目,柜内放置着公司最新开发的长袖衬衫、白色被褥等商品,看起来与市场上的普通商品并无二致。但是,当一旁的工作人员将被褥展开,记者用双手触摸时,感到从软软被褥内传递出的一股微微的凉意。“这款被子恒温32度,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在这种温度下深度睡眠时间能达到平时的两倍。”陈永青说。随后,记者将一只胳膊套进“空调衬衫”的长袖内,在阳光下照射,套衬衫的手臂感到清凉舒适。
陈永青告诉记者,2012年6月,公司研发的一种“相变恒温材料”成功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此后,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授权专利等形式,目前这种相变恒温材料已成功运用到服装、纱线、针织领域,在涂料、医药、航天军工等领域的运用正在测试当中。
相变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可以随温度变化改变物理性质从而提供潜热。就像“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原理一样,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相变材料从固态变为液态,吸收空气热量。相反,外界环境温度降低,相变材料则从液态变为固态,释放出储存热量。因此,含有相变材料的纺织品,不论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它都像个“调节器”一样,调节着人体与衣物、衣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湿度差,改善衣物的微气候。
将相变材料应用于服饰、涂料、纺织等领域,可没那么简单,需要迈过技术“坎儿”。“这些就是核心所在,”陈永青拿起木柜上装有白色乳胶状物体的玻璃罐说,这些是纳米级的智能调温相变微胶囊,是企业研发的难点所在。据了解,相变材料若直接用于纺织物当中,很容易导致液体材料流失刺激肌肤,且与纺织物的结合性极差。纳米级智能调温相变微胶囊就像是一个容器将相变材料裹了起来。陈永青说,公司将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有机相变材料作为芯材,实现变相材料微胶囊化,拓展相变材料应用领域。
陈永青告诉记者,智能调温相变微胶囊可以在任何面料上做涂层,其含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目前公司研发的相变微胶囊进一步优化了新材料的性能,在潜热值、产品粒径、芯壳比等参数上超过国外先进水平,在产品后期加工应用、产品高亲水性、亲肤性、耐洗性、稳定性和耐酸碱腐蚀性上有了更大的优势。
据介绍,目前英凡科技立足于义乌本地,与义乌传统制造型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极大提升了相关产品的附加值。今年3月份,英凡科技与恒天海龙通过溶液纺丝在线添加技术将微胶囊直接纺到黏胶短纤中,取得重大突破,根本性地解决了微胶囊附着牢度问题,混纺后可用于各类服饰家纺制品,相关产品也即将量产推向市场。据悉,公司目前还与著名涂料生产商立邦合作,将相变材料引用到建材领域,目前正在对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涂有相变材料的房屋可节能60%-99%。该产品如果成功上市将带来建筑领域的节能革命。
>链接
新型布料倍感凉爽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团队日前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一种成本低廉的新型布料,能在反射太阳光的同时,让体热尽量辐射逸出,因此制成衣服穿在身上将会让人感到超级“凉爽”。
人体的多数热量都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散失,红外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就是对人体在夜间辐射出的红外线进行探测。负责这项研究的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崔屹介绍说,超级“凉爽”的布料需要满足的条件就是让人体尽量畅通无阻地向外散射红外线,同时对可见光不透明,这样才可以穿在身上。
据介绍,新型布料以纳米多孔聚乙烯为原料。这种类型的聚乙烯材料常用于锂电池生产,其纳米孔可以散射波长0.4微米到0.7微米的可见光,却让波长7微米到14微米的人体红外线几乎畅通无阻透过,同时纳米孔经表面修饰后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
对比实验显示,新型布料仅令皮肤温度增加0.8摄氏度,而棉布会增加3.5摄氏度,市售聚乙烯织物则增加2.9摄氏度。这就是说,与棉布及市售聚乙烯织物相比,穿着新型布料制成的衣服会让人感觉凉爽得多,可以减少空调、电扇的使用。
崔屹说,这种纳米多孔聚乙烯有望广泛应用于服装业,尤其是运动服装业。他们现在开发的是无纺布类第一代技术,此外还将研发第二代纺织型超级“凉爽”布料,其机械强度等性能将跟真正的布料基本一样,但也会超级“凉爽”。(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