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新闻 正文

信用风险从"先发"中率先"突围" 温州或将再成金融"洼地"

发布时间: 2016-08-09 08:55:54 来源: 温州网 作者: 邹雯雯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12年4月,工人在玻璃上粘贴醒目的“温州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为开业做准备。苏巧将摄

  2013年7月,瑞安市80家失信企业参加了瑞安工商部门组织的瑞安市企业高管信用培训活动。陈翔摄

  市信用保证基金运营中心可为小微企业担保。胡亦心摄

  信用是金融的核心,金融风波发生以来,温州金融体系信用危机一直备受外界关注。“信用危机从民间借贷领域蔓延到了银行系统,对温州的金融体系来说是伤筋动骨!”

  2012年温州金改获批后,在各方的努力下,温州的金融信用体系已经完成了“重塑”。金融信用危机不仅在修复,而且有了更加现代化、更加饱满的内涵。

  原先基于人情的借贷信用已经慢慢转化为基于契约的信用,失信惩戒则让金融失信人“失信有戒”,而政府增信平台的搭建让金融信用体系更加完善……正如英国新闻周刊杂志《经济学人》所称:“曾经迷失的温州正恢复元气。”

  从“熟人信用”到“契约信用”

  写张借条甚至打个电话就能借到钱,这是以前温州人习以为常的“借钱场景”。

  而正是这种基于熟人之间的信任,导致金融体系信用危机像多骨诺米牌一样倒下。“就算跟借钱的人不熟悉,只要有人介绍就借出去了,真的出了风险才发现人都找不到了。”市民张先生对自己在这场风波中损失的20多万元后悔不已。

  温州是熟人社会,这也造成了温州独特的金融信用体系。在市场经济初期,这种“熟人信用”确实让资本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原先建立在血缘、亲缘、族缘的信用显得单薄,诚信需要更加现代化的阐释。

  如今,在温州,“契约信用”正在悄然替代“熟人信用”。

  不久前,市民项女士与表姐来到东明路的温州民间借贷中心,对双方借贷的200万元签了合同,进行备案登记。“有了合同和备案登记,金额和还款期限都白纸黑字注明了,亲戚也要明算账。”项女士说进行了备案登记后,借钱不再是靠“人情”而是靠“契约”。

  项女士去的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是温州金改十五个全国率先改革项目之一,为民间借贷双方提供信息发布、登记、咨询、备案、融资对接等综合性服务。目前温州全市共有7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和5家备案中心。同时,温州出台了首部民间借贷的地方性法规,用《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确定了备案登记的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共备案民间借贷28636笔,总金额359.89亿元,其中远程备案达到了7成。“契约”撮合资金占全部民间借贷的比重从金改前的不到5%提高到20%左右。

  “市民的备案意识在提升,亲戚朋友之间也会选择备案。”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总经理徐智潜说,借贷双方借款协议或借条逐步规范化,此外“三位一体”信用平台的推出,更是激发了老百姓的备案以及查询的积极性。截至6月末,民间借贷中心平台查询量已达6739起,月均超过700起,大大提升了民间借贷的信息透明度,减少了借贷的“信息不对称”。

  从“恶意逃债”到“失信联惩”

  金融风波爆发后,有企业和个人动起了逃废债的歪脑筋,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财产,逃避债务追偿。

  “这些害群之马对金融信用体系造成的危害极大!”有银行人士痛心疾首地说,有企业“假破产真逃债”,使得这一系列逃废债案件更具隐蔽性,这成为他们的心头大患。

  逃废债不仅冲击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也让银行和企业的关系降到“冰点”。银行害怕企业重新注册公司进而转移资产,企业害怕银行抽贷,双方都互不信任。温州从金融机构争相进入的宝地变成了金融机构的“地雷”,贷款萎缩。

  只有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才能重塑金融信用体系。2014年,我市重拳出击开展“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行动,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转移资产、逃逸、骗贷等逃废债类犯罪行为。

  按季度公布逃废债企业、个人名单,目前我市已经公布222个失信对象,40家涉嫌逃废债务企业列入约谈,104个失信对象列入公安打击。大部分的失信人都带有法院执行号。这意味着这些失信人已经列入了全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失信人名单,在进行高消费、乘坐飞机、入住星级宾馆时都会受到限制。

  “失信人名单通过媒体公布后,不少失信人主动联系银行,履行债务。”专项行动联席会议联络组相关人士表示,第一批失信人公布后,就有失信人主动配合银行进行担保物的处理,偿还了本金。专题曝光38例恶意透支信用卡失信人中,很多信用卡透支逾期持卡人纷纷主动联系银行要求归还欠款。

  此外,我市出台《关于在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中防止逃废债行为的会议纪要》后,共受理涉嫌逃废债的破产关联案件320件,审结291件,涉案标的3.33亿元,追回破产企业资产1.9亿元,并追究24件案件33人刑事责任。

  随着打击逃废债力度加大,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开始“回温”,金融信用体系逐渐恢复。温州银监分局调查显示,过半银行对温州经济保持乐观,信贷投放持续增长,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7816亿元,较年初增加178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6位,摆脱了近年来省内长期垫底的困局。

  从“拒之门外”到“政府撑腰”

  在这次重塑的过程中,温州金融信用体系的外延还得到了拓展——政府为小微增信,让众多小微不再因为缺信用而被银行拒之门外,从而丰富温州的金融生态。

  去年,市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和小额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挂牌成立。市金融办人士表示,政府增信平台是新形势下温州市深化构建小微企业融资体系的重要一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更为重要的是将温州小微企业从原先的企业互保、联保链中解脱出来。

  前几天,瓯海一家电器公司顺利通过市信用保证基金运营中心的保函拿到了300万元的贷款。“我们从事男士个人护理品的贴牌生产,有多项专利技术,但没有固定资产,贷款门槛够不到,现在有了政府的平台就方便了。”

  信保基金按照“政府出资、银行捐助、政策性运作、市场化管理”的原则组建,基金初设规模8.5亿元,首期5亿资金可提供50亿元的信用担保。截至7月底,信保基金业务为市区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161笔,共计2.67亿元。信保基金已经推出10余种相关产品。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则是加上了保险这道“安全阀”,通过“政府+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目前已开展业务4075笔,累计保额11.3亿元。

  “企业不用为找担保人烦心,有了政府的平台我们也更放心。”浙商银行温州分行相关人士表示,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对政府增信平台接受度很高。

  下一步,这两大政府增信平台将继续扩大。信保基金将利用和整合各类企业辅导资源,打造一站式的小微企业辅导与融资服务平台。而“小贷险”将从拓宽试点区域,调低费率、增加合作银行、打通银行额度等多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信用是温州金融体系之基。可以想象的是,在重塑促发展的征程中,温州或将再度成为金融“洼地”。

  
编辑: 严晓珍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