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指出,随着监管体制、统计和信息收集等条件的完善,未来宏观审慎评估(MPA)对表外业务的规范还会进一步加强,央行会继续研究将表外业务风险防范与宏观审慎评估相结合的路径。
张晓慧近日在《中国货币市场》杂志撰文,指出了MPA的核心要点,并分析了市场关注较多的几个问题,比如MPA对表外资产规模、对流动性的影响以及是否仍为贷款规模管理等。
进入2016年,央行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
MPA体系与以往的评估体系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从关注贷款转为关注广义信贷。目前,存款类金融机构广义信贷的界定范围包括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以及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等资金运用类别,基本上比较全面地囊括了银行体系的信用投放渠道。
以往金融机构为了达标,会在季末通过腾挪资产等手段规避调控要求。张晓慧表示,MPA评估体系可以缓解这一现象,但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规避新的调控体系,的确存在将原先表内业务转移至表外处理的可能性。
张晓慧在文中指出,对此,MPA在设计时已有所考虑,比如杠杆率、资本充足率、委托贷款等指标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表外业务及其风险的衡量,未来将进一步规范并引导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有序发展。
2016年一季度末,市场迎来MPA监管框架下首个季末评估期,加上多种因素导致资金面趋紧。当时就有研报分析,这次资金紧张和往常不同,是券商、保险、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感觉紧张,而银行之间尚属稳定。
于是,有观点认为,MPA会对流动性造成挤压,影响非银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还会放大季节性时点冲击。
张晓慧对此表示,MPA实施后,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时,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资本的合理分配。而近年来,一些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高杠杆经营现象突出,这些过度依赖同业负债的机构如果仍然固守高杠杆理念,感受到一些流动性压力和制约也是正常且合理的。
目前MPA主要按月监测、按季评估,使用的主要是月末、季末数据,张晓慧也坦然承认“这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时点效应”,这也是受制于统计频率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央行也在考虑借鉴国内外平均法统计和考核的经验。
市场也有声音质疑MPA实际上仍是贷款规模管理。张晓慧强调,MPA要求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应当符合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及其自身的资本水平,这并非贷款规模管理。
“换言之,金融机构想放多少贷款、做到多大规模,主动权在其自身,但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坚持以资本约束为核心。”张晓慧认为,如果金融机构的资本水平无法支撑其期望达到的业务规模,却不抓紧补充资本,反而不管不顾继续扩张,那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早晚要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