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First
被称为“世纪之战”的宝万事件仍在发酵着。股价下跌的背后,“谁的万科”也一直在变。
7月18日,万科A收盘价17.43元,复牌以来已累计跌幅近29%,市值蒸发700多亿元。“宝能系”持股成本高于21.78元的资管计划都已触及平仓线。
也就在这时,万科悍然发动了反攻。向证监会、深交所等四部门,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恳请监管机构启动核查。
这是宝万“开战”以来万科方面首次以上市公司名义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无论是所选择的出击时机,还是《报告》内容的引经据典,都可谓做足了功课。与之相对,宝能系在近期又增持了0.4%的万科股票。
万科控制权争夺战已在关键时刻,监管层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证监会专门成立了处理宝万事件的领导小组。21日,深交所于盘后发布公告,批评两家公司的违规行为。监管函称,万科于7月19日向非指定媒体透露了未公开重大信息,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规定;而钜盛华经多次督促,仍未按要求上交股份权益变动书。
先各打50大板后,2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万科股东与管理层未拿出有诚意的解决方案,并且置中小股东利益不顾,证监会对管理层及相关股东进行谴责。同一天下午,万科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前往深圳证监局,接受现场诫勉谈话。
随着证监会、保监会、基金业协会等监管层相继介入表态,万科股权争夺战已出现明朗迹象。
在整个“宝万之争”过程中,独董华生的多次发声均引发市场强烈关注。22日,华生发布微博称,“大小股东按持股比例进董事会。监事会由利益相关方组建。”市场猜测,宝能按照持股比例将获董事席位,但因持股时间短、借钱的原因,代表比例相应缩小。
有媒体因此解读称,这可能意味着万宝之争因监管的介入或将迎来结局。
贰/Second
在宝万事件如火如荼的时候,房地产正在上升的路上狂飙猛进。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其中上涨的城市有55个,二线城市合肥、厦门、南京分别以4.9%、4.7%、4%领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环涨2.6%居首。
在周二到周四,新华社连发三篇时评警示楼市风险,极为罕见。分别是:19日:一评楼市变局:警惕繁荣背后有风险;20日:二评楼市变局:小心地产市场的“地王”盛宴;21日:三评楼市变局:“去库存”要打持久战。
周末也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在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应该改革房地产税制,下一步会义无反顾去做,这也是我们的任务。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近日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6届年会上表示,房地产税制改革要加快立法,不可回避。
房地产税一旦实施,买房要多交多少钱?目前国际房地产税利一般在1%-2%之间,世界通行税利水平在1.5%。如果在杭州买一套100平米房子需要200万元,每年需要缴纳的房地产税是3万(每月纳税2500元)。
这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不过,从已试点房地产税的两个城市来看,上海、重庆试点房地产的税率介于0.4%到1.2%之间,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一般来说,房地产税一旦开征,将对过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投资性需求形成极大的抑制。
然而,贾康又曝出一个消息:个税抵扣房贷已经确认,可以确定该方案会在全国推广。
一个重磅利空,一个重大利好,房价将往何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