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新闻 正文

温州141家企业财务人员遭遇通讯诈骗 多是私企

发布时间: 2016-07-04 08:47:08 来源: 温州网 作者: 记者 李杨慈 通讯员 黄通令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半年时间,温州141家企业财务人员遭遇通讯诈骗,共被骗610多万元,最多的一家被骗了122万元。最近几天,骗子又出新招,建微信群、QQ群,冒充公司工作群,然后给成员们冠上“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通过聊天谈工作,设置场景层层铺垫,将受害者引入圈套,最后老板再指令公司财务人员汇款。记者昨从市反诈中心获悉,新骗局已让一家企业上当。对此,市反诈中心提醒广大企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防骗宣传。

  案例

  会计被拉进“公司高层”QQ群

  汇光流动资金后马上被踢出群

  小项是我市某公司一名会计。6月27日下午3时40分许,“公司总经理”添加其为QQ好友,并将她拉进一个工作群。群成员共6人,均是公司领导和高层,他们的QQ名称、头像看起来毫无可疑之处。

  “这个可能是总经理的新号吧。”小项想,此前公司已有一个工作群。

  在新群,“老板”与“总经理”聊得火热,内容涉及一个新合同,“老板”表示,无论如何,当天一定要拿下合同。“其他同事”不时插话,汇报工作情况。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出,“老板”不在单位。

  汇报工作中,“经理”表示,拿下合同不是问题,但当天必须要将合同金额的10%即30万元汇给对方公司。

  几分钟后,“老板”点名小项,询问公司账面上还有多少流动资金。小项表示,公司账面上只有20.9万元。

  “小项,你把公司流动资金全部转给对方公司,剩下的钱,我个人转给对方。”“老板”发出指令。

  可令小项意想不到的是,她前脚钱刚汇出,后脚就被踢出了群。直到致电公司老总确认,小项才知道老板根本没让其打钱。

  还好市反诈中心迅速与银行联系,并快速启动被骗资金拦截机制,成功拦截了20.9万元的被骗款项。

  诈骗数据

  今年上半年,我市发生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数同比上升11.5%,累计被骗的金额达1.27亿元。其中,我市有141家企业财务人员上当受骗,被骗金额610余万元。

  行骗方式

  1.诈骗分子首先通过互联网搜索目标公司有关资料,获取诈骗目标公司法人、人事主管的联系方式、邮箱等,再冒充公司法人(老板)向人事主管发邮件,套取相关公司领导、财务人员等的通讯录、QQ、微信等资料。

  2.得到目标公司财会人员QQ或微信后,骗子利用公司法人、领导等信息,将自己的小号头像、资料等修改成与公司老板微信号一模一样,再添加公司财务人员为好友;取得财务人员的信任后,诈骗分子便称自己正在签订合同需要资金,或需支付货款等理由,指令财务人员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易受骗对象

  这些被骗的企业基本上是私营企业,在公司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上存在不小的漏洞,在企业资金流转上,往往是企业老板说了算,财务人员只管照做。

  民警提醒

  “和他人聊天涉及财物时,一定提高警惕,特别是一些财务人员,面对单位领导通过QQ发送的汇款要求,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者见面的方式核实。”反诈中心民警称,企业应健全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涉及转账、汇款等事宜,最好不要通过QQ等网络工具联系。

  
编辑: 龚正平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