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家主营私募股权投资的创业公司负责人余先生在朋友圈分享了他的喜悦,自上个月省工商局放行投资类企业注册以来,他只用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旗下公司名称的变更。
放行投资类企业注册
上个月,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就贯彻落实《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及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发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相关企业的名称和经营范围等事项提出了意见。
《通知》称,各地要严格落实省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和本通知要求,不得擅自增设相关企业注册登记的限制条件。
对此,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致电浙江省工商局进行咨询,对于投资类公司是否可以注册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持肯定说法,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提交了注册材料。
余先生称,在看到通知的第二天他们就去市工商局相关窗口递交了注册材料,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只用了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变更业务。
业内点赞“疏堵结合”
上个月,浙江省工商局下发的《通知》称,允许企业名称使用“股权投资基金”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其经营范围核定为“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或“非证券业务的投资、投资管理咨询”;允许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字样,但经营范围不得核定为“受托财富管理、资本管理、资产投资”等字样,并在经营范围后标注“未经金融等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向公众融资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
另外,《通知》要求,非金融机构以及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原则上不使用“交易所”、“交易中心”、“金融”、“理财”、“基金”、“基金管理”、“财富管理”、“网络借贷”、“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支付”等字样(金融服务外包除外)。对以上已登记企业,变更登记照常进行。
对此,业内表示“拍手称赞”。多家私募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对行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浙江是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疏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