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新闻 正文

浙江经济一季报述评之二:发力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 2016-04-28 15:38:1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刘乐平

  近几年,我省坚决打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先行一步。

  “三去一降一补”全面启动以来,我省通过矫正要素配置扭曲,盘活巨大的要素存量;通过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通过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伴随各种政策叠加效应显现,“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沿着具有浙江特色的供给侧改革之路,浙江经济爬坡过坎,步履坚定。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2%,实现“开门红”。

  浙江经济的产业升级悄然但坚定地发生着,新浙江故事开始了。

  矫正要素配置扭曲

  江南四月,嘉兴秀洲新区,浙江英美达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工人正紧张施工,企业生产用房、综合楼等基础设施已见雏形。作为一个光伏产业链配套项目,该项目从签约落户直至开工建设,一路绿灯。

  这与秀洲开展的一项改革密切相关。在工业新增建设用地这一核心生产要素配置中,秀洲严格执行差别化配置机制,充分运用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将最宝贵的资源配置给最合适的企业和项目。

  要素市场是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提高要素供给效率,就要着力解决错配、难配和低效配问题,把要素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平台、项目和企业。

  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行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省10个设区市、75%的县(市、区)、95%的工业大县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根据企业等级对要素实施差别化定价。今年,这项工作要力争实现全省90个县(市、区)全覆盖。

  让各类生产要素充分自由地流动,需要一个好的制度环境。我省通过全面改革促进供给侧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以此生成有效供给环境条件,解除供给约束,推动改革创新。

  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充分激发。今年一季度全省新设企业同比增长30.5%,新设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9.9%,截至3月底,在册市场主体482.8万户,同比增长12%。浙商回归到位资金907.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2.8亿美元。

  企业负担持续下降。1月至2月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2.6%,同比回落6.2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2.9元,低于去年同期和全国平均水平。融资成本也在回落,一季度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改革的成效,最终要反映到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质量效益和释放活力上。我省规上工业和服务业利润增幅高于全国。今年1月至2月,我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7.4%,高出全国平均2.6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5.6%,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7.4%。

  聚焦产业结构失衡

  慈溪,全国最大的小家电产业集聚区之一。当地小家电的龙头企业之一、熨斗销售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的卓力电器,投入千万元研发制造了一款增压蒸汽熨烫机,售价3000多元,通过网络平台发售,广受欢迎。

  走精品化之路,产量往下走,效益往上抬。这款高端熨烫机看似意外的“走红”告诉我们:所谓“过时”,只是因为当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出现供需错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好减法,降低税负、淘汰落后产能、化解库存、去杠杆,通过“减”来促进结构优化。

  对浙江来说,传统产业占70%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转型升级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整治“低小散”块状经济,去产能有新进展。统计显示,我省一季度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涉及企业近500家,整治“脏乱差”和“低小散”企业(作坊)约4000家。

  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加法。“低小散”企业的清退,为“高大上”项目腾出了发展空间,我省着重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建设特色小镇,培育七大万亿产业,创造新增投资需求。

  投资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一季度全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8.4%、16.9%、17.6%和36.1%。产业投资成为一大亮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0.5%,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去库存也有新成绩。商品房销售延续着去年以来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4%,销售额同比增长83%。截至3月底,11个设区市市区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为17.7个月,其中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周期为11.2个月,比去年同期减少8.2个月。

  催化新旧动能转换

  一季度,我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迅猛发展,其中,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1.9%,移动网流量1.24亿G,同比增长90.6%。

  新旧动能的转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悄然发生。向前看,看到的是未来新的发展趋势,是新一轮产业升级。

  破茧而出的正是第三产业,去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21347亿元,年增速达到了11.3%,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65.7%。今年一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5%、9.5%,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

  围绕科技创新补短板,我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商业模式,来推动产业创新。一季度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18%,同比提高16.5个百分点。

  去杠杆有新起色。2月末,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分别下降1.2个和0.7个百分点。直接融资比较活跃,一季度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新增证券市场融资675亿元。并购重组60起,金额550亿元。积极处置不良贷款448.4亿元。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龚正平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