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经济现象中,最最火爆的元素依然是互联网,在政策导向、资本驱动、技术突破与趋势引领的反复搅拌下,互联网领域上演着“三国杀”,有的落败为裸泳者死在沙滩,有的正在野蛮生长为独角兽。
P2P网贷便是这场混战的角力者,它是中国金融与互联网创业领域最不安分的因素,有“e租宝”这类祸害行业的江湖骗子,也有陆金所吸纳12亿美元风投估值高达180亿美元的豪客,这片神奇的土壤,正因为存在不确定性,才有破土而出的希望。
作为P2P网贷资深试水者,石投金融以自身经验出发,综合专业意见,以“野蛮生长”、“理性博弈”、“适者生存”三部曲试图还原P2P网贷的生存逻辑,为石投金融的后发有为梳理路径,亦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经济学家也玩儿P2P网贷
“这是最好时代,这是最坏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100年前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犹言在耳,对于当下中国宏观经济以及互联网金融产业格局,这也是一个贴切的开头。
就在前不久,官方公布了2015年中国GDP,产值初步核算为67.67万亿人民币,增速为6.9%,即便不刨除水分,这份答卷也是25年来最拙劣的表现,即便如此,中国2015年GDP的绝对增量依然相当于瑞典全年产值。
石投金融注意到,量子基金掌门人索罗斯在近期接受彭博采访时甚至断言,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甚至将全球经济动荡归咎于中国输出了风险,他在随后的瑞士达沃斯论坛再次露出“獠牙”,声称要做空中国!与看空者不同,有一批持中间立场的国际观察家们依然坚信,城市化运动高潮下的中国改革红利释放空间巨大。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产物与互联网创业的活跃力量,P2P网贷行业与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曲线高度吻合,挑战与希望共存是其基本特性,石投金融收集整理了“网贷之家”2016年初发布的P2P网贷行业监测数据,佐证了这一判断。
2015年P2P网贷行业问题平台896家,是2014年的3倍!2015正常平台则是2595家,同比净增量1020家;2015年全年成交量9823亿元,历史累计成交量13652亿元;2015年行业直接从业人员871万人,是2014年的近5倍。
与数据监测同步的是新的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上年末,银监会领衔十部委联合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业内称为“意见稿”),就在六个月前,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被誉为行业的“基本法”,石投金融认为年末的《意见稿》是对“基本法”的巩固与发展,行业监管套利与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行业将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的监管红利的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向来以直率严谨著称的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教授逆风入市,毅然成为石投金融的股东,并决心为石投金融P2P网贷事业背书,从观察者成为从业者,此现象可视为一个经济学家对P2P网贷监管红利时代的正面回应。
由石投金融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互联网金融新机遇”经济论坛在沪上胜利召开,本次论坛以“规范发展,决胜未来”为主题,许小年教授以主讲嘉宾的身份对供给经济学与P2P网贷行业发展做出了权威性解读,经济学家也玩P2P网贷,这恐怕是2016年网贷行业一个富有想象空间的话题。
债权模式有可能被否定
要正确面对与解释监管政策,探索P2P网贷发展新路径,石投金融认为,前提必须从P2P网贷行业运营模式、发展轨迹与创新价值着手,多维度观察,以正本清源。
从行业定义而言,P2P网贷属于互联网金融一大分支,外界时常把二者划绝对等号,这是误解!互联网金融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产物,它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与信息中介的新型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主要细分为四种主流模式,一是第三方支付模式,它拥有金融与信息双重基因,主要代表企业有支付宝、卡拉卡、快钱与汇付天下;一是众筹模式,在互联网上通过大众筹集新项目或者开办企业的新资金,主要代表企业有点名时间、众筹网与淘梦网;第三种模式是虚拟电子货币,它是电子商务的产物,模式代表为国外的比特币(未来有可能发展成自由流通的主权货币)、亚马逊币以及腾讯的Q币。
P2P网贷平台(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第四种主流模式,它起源于英国,运营模式上主要有两种,纯平台模式与债权模式。前者是欧美典型的操作模式,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完成撮合交易,平台通过信息服务费和管理费获得盈利,平台不参与到借贷双方的债权与债务关系,换句话说,平台不碰资金。
另外一种就是债权转让模式,借贷双方不发生直接借贷联系,由第三方个人(专业放贷人)出借资金给贷款方,直接获得债权,然后平台将第三方债权金额拆分和期限错配,线下向借款人出售理财产品,间接将债权转让给借款人,借款人间接获得利息,故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居间人”模式,这种模式是纯平台模式在中国的“变种”。
该模式之所以引入“第三方个人”,试图以自然人规避了我国关于企业禁止放贷的法律风险,宜信是债权转让模式的首创者,2012年以来,国内大部分P2P平台都是此种模式,包括行业龙头陆金所。
从商业逻辑而言,债权模式利用资产证券化,使得业务实现了主动批量化,可以形成“多对多”的规模化发展,但是信用链条拉长,尤其是第三方个人与平台的高度关联性,线下交易不透明,容易形成资金池与自融平台,此种模式饱受质疑,石投金融认为,未来出台新监管政策有可能否定此种模式,回归到信息中介的本质。
网贷是一种科学的理财方式
P2P网贷是个舶来品,2007年国内首家网贷平台在上海诞生,可是在前五年,由于得不到主流金融社会的认同,以及缺乏借贷与金融操作经验,坏账违约风险凸出,该模式发展饱受质疑,直到2010年,平台数才上双位数,2011年年底,月成交额大约5个亿,有效投资人才一万人,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网贷无人问津的时代。
时间进入到2012年,形势发生逆转,由于借贷经验的日渐成熟与技术的提升,网贷开始发力,并呈现出“地域借款”的特点快速扩展,平台数从20家迅速扩张到240家,月成交额30亿元,月活跃成交人数3万人左右。
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直接向银行发起挑战,网贷借这股东风,开始进入野蛮生长模式,而国资、上市公司等风险资本的加入,网贷行业一度烈火烹油,平台数与年成交量从2013年800家、1058亿元,2014年1575家、2528亿元,直到2015年的2595家、9823亿元。
网贷平台在指数级扩张,问题平台也在加速度暴露,从2013年的76家、2014年的275家直接飙升到2015年的896家,2015年6月还创下单月125家爆雷的记录,为了堵住行业漏洞,避免系统性风险,2015年国家监管政策密集出台,行业随之进入一个监管的时代,英国《金融时报》有评论认为,监管的意义就一句话——给牲口套上了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