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需求不振情况下,中国居民境外消费却逆势而上。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出境人数已超过1亿人次,仅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跨境消费“流连忘返”咋破题?
在最近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主持的第一个重要议题就是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他指出:“老百姓兜里有钱了,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能限制大家出国买东西,更不能把国门关起来,还是要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自由”,“但与此同时,必须要以民众消费需求升级,促进国内消费品产业升级。”
生活水 平高海外购物火
数据显示,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有关机构预计,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及境外消费规模还会进一步增长。专家指出,跨境消费主要集中在高档奢侈品上,201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容量达到2320亿美元,其中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4%;中国人去年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是全球奢侈品市场最大买家,76%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
跨境消费正由一次性消费向长期代购转变。随着跨境电商、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渠道的不断发展,在群体效仿趋势下,跨境消费正在逐渐转变为长期消费行为。
“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境外旅游也在不断发展,而我国人民在旅游时进行的购买行为也是长期存在的,可以说,跨境消费有其存在的基础,而且可能会继续增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消费已升级产业没跟上
跨境消费的势头发展迅猛有其现实原因。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曾指出,形成这样一个境外消费的成因是多种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价格的差价。他分析,价差悬殊导致境外采购、境外消费迅速增加,其原因在于:一是在税费上有着比较高的税率,特别是在某些产品的消费税。二是国内的流通成本过高、环节过多,在物流方面和管理方面还有进一步减少成本的空间。三是国外品牌商对华的定价政策。
在价差悬殊较大的同时,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也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分析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提高,中国的消费结构在升级,越来越多的新消费涌现,但是国内的供给能力适应不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或者是对优质消费品和服务的需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品牌管理专家卢晓进一步表示,我国消费需求已经升级,但产业升级没有跟上。
“应该说,跨境消费发展到如此规模内外皆有因。一方面,公民出境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国外市场的许多品牌产品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信誉度及安全性都很好地吻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的安全性问题时常困扰着消费者,如奶粉之类的问题,一些消费者为了获得放心、安全的消费可能会选择境外消费。”任兴洲说。
降税有空间产品当自强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内消费理应“给力”。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扩大内需对稳增长有重要意义。消费增长不仅要依靠国内的部分,还要增加本可以回到国内的境外消费部分。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让消费者更愿意回到国内消费,国内消费市场就需要不断提升自我。“首先,就已采取的措施而言,我国可以进一步降低相关商品关税;其次,要增加国内的有效供给,打造国内的品牌产品,特别要在安全性上做足功夫;再者,政府应该坚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任兴洲说。
与此同时,专家建议,应围绕满足消费升级要求,增加民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改进产品,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卢晓进一步分析认为,改进中国产品需要走精品发展路线,走高附加值,打造以品牌为核心、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努力打造精品。
高虎城表示,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消费会像前些年的“你有、我有、人人有”这种排浪式的、模仿性的消费逐步转向理性,回归正常消费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