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义乌 正文

中国打开资本闸门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 2015-11-09 19:19:48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最近重要的一件财经大事,就是上海自贸区金改方案公布。其中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二是研究启动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有序引入境外长期资金逐步参与境内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探索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新股发行询价配售。

  这一政策意义非常重大,这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兑换开启了,人民币的资本市场开始对外资开闸。那么,这一历史意义的开闸,对未来中国和资本市场会有什么影响呢?

  金融开放步伐迈得很快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节奏较快。

  2015年8月,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到2%;10月8日,独立于西方主导的SWIFT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投入运营;10月10日,央行扩大信贷资产央行再贷款的试点规模;10月24日,人民币利率全面市场化,而之前已经允许境外机构进入人民币的银行间市场。如今,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又在上海自贸区开始试点。一个开放的、央行总体可控的人民币结算金融体系正在形成。这一体系的形成,对中国经济和金融投资市场的影响将非常重大和深远。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

  对于以上内容,业内专家解读称,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是提升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和稳健程度的现实需要,也是更好地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有效路径;而人民币纳入SDR将被解读为IMF对人民币作为自由可使用货币的官方背书,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得到了国际认可,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内金融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开放进程。

  “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

  “扩大金融业开放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方面。”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表示,前十年,我国金融业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等“请进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竞争逐渐成为大趋势,中国本土金融机构也迫切需要走出国门,为客户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务。

  随着中国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筹建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伴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进程,中国金融机构海外业务的比重和贡献度将显著提高,通过参股控股海外金融机构、自建机构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全球化的服务网络。

  如今,我国既有了离岸人民币市场,也有了在岸人民币市场,拥有足够强的经济实力和足够多的外汇,拥有了多项货币调控工具,有人民币在国际上流动的结算体系,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动整体是可控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初步“市场化”的基础。当汇率出现异常时,央行有能力控制住。

  有了畅通的循环系统,那么,通过贸易、投资出去的人民币,可以通过这个系统随时掌控其动向,并通过这套系统再回到中国经济体内,然后可以进入中国的股市、债券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或其他经济领域。这种体系意味着中国的经济体在金融、投资层面与外部经济体进行了对接,以央行为心脏、以人民币为血液的循环范围大幅扩大了,中国经济体本身也会因为这种扩大而大幅成长。

  资本管制放开有利有弊

  当然,如果直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在法律制度、监管体系都还不够完善的背景下,其风险依然较高,结果可能也会很可怕。

  上海自贸区实际上为资金外流开了一道口子。在中国资金外流严重的情况下,上海自贸区这个口子一开,大量热钱拥有了一个合法的出口。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股市动荡,房地产泡沫严重,人民币仍然有贬值预期的情况下,一些热钱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背景下,会选择流出,因此对股市尤其是对房地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要求未来必须开放,另一方面又是一下子放开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改革开放就是如此,现在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兑换也是如此。所以,央行这次在上海自贸区的试点是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请注意是“可兑换”而非“可自由兑换”。也就是说,这种兑换是受到监控和规则限制的,必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有了这个安全阀,那么也就可以试着实施了,当通过试点摸索出了推广经验,就可以像自贸区一样逐渐推广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如何这个口子是开了,这意味着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会加快,特别是不久人民币可能加入IMF的SDR后,在亚投行实质性运行后,这一进程会更快。人民币国际化会随着中国资本和工业双输出而得到更快速的推广。这样一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民币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

  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投资机会未来会随着中国战略的逐步展开而增加,再加上中国资本市场整体估值较低,外资和人民币国际化形成的沉淀人民币资本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意愿会更强。随着试点的摸索,未来这个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的口子会越开越越大。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丁傲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