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商贸>新闻 正文

“新网商”是怎样的一群人?听听新入列的“大咖们”怎么说

发布时间: 2015-09-08 10:19:22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庄郑悦

  过去,在网上开个店,卖点货,就能叫网商了,如今,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精神正深刻改变着商业生态,“网商”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2012年网商大会上,马云说“网商会是未来最大的新商帮”。那么,新网商是怎样的群体?

  昨天,“2015新网商峰会”在杭州开幕。记者看到了不少来自转型“触网”的传统企业、O2O企业、移动电商领域的企业负责人。

  如何才不会被“互联网+”大潮淘汰?如何才能在这场商业变革中寻找到最好的机会?加入“新网商”行列的银泰商业董事CEO陈晓东、“滴滴快的”总裁柳青、刚出任阿里音乐董事长的高晓松分享了在新商业领域“掘金”的心得。

  类型:传统企业“触网”

  银泰商业董事CEO陈晓东:

  年轻人需求变得太快,先养只“小怪兽”跟着他们

  陈晓东借马云当年打的比方,形容了线下商业的现状——马云说过,“电商手里有枪”,但做线下零售的人不信,拿着长矛和盾牌说“大家站紧一点,可能就不会被子弹打穿了”,最后发现电商真的有枪。后来,做线下零售的说,牺牲我一个成就了大家也值了,最后发现电商不只是要消灭一个。

  也正因为提前有了危机意识,银泰商业成为最早走电商化道路的线下零售企业,“如今也是线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亏得最多的公司”。

  去年,阿里巴巴入股银泰商业;今年,阿里CEO张勇出任银泰商业董事局主席,陈晓东讲了变化带来的感受,“电商血液的强力注入,给银泰这个传统线下零售商业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

  他认为,线下零售企业在转型方面,必须完全围绕顾客的需求。“线上线下必须充分融合。大家签一个合作协议就想做出一个O2O产品来,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同时还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利益体。”

  线下的商业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他觉得,“归根到底是过了二三十年的好日子,越来越坐在自己的店里,以店为先,而没有了原来走街串巷跟顾客接触、跟供应商和员工接触的行迹。”

  那么,转型中的银泰商业,是怎么走O2O之路的?“我们的教条叫‘先开枪后瞄准,方向大致正确,先干了再说’。”

  他进而以银泰商业开发的App“喵街”来举例,“这是与B2C业务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东西,它会有显著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周对周能增长,季对季能翻倍,年对年能够翻十倍——这个是互联网产品,而且通过这些产品,已经能够看到未来的雏形了。”

  陈晓东认为,今后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一定不是现在线上的模样,也一定不是现在线下的模样。“可能是只‘怪兽’,那只‘怪兽’长什么样子,我们现在都说不太清楚,所以目前我们养出来的这些叫做‘小怪兽’,它应该是完全围绕着顾客的需求,无所不能,又很亲善,又很和蔼。”

  那么,养出“小怪兽”后做什么?陈晓东解释,发现未来顾客、收获未来顾客,就是发现“怪兽”的途径。“为什么现在好像做生意不太容易了?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变化得太快了。所以,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围绕顾客。”

  类型:以新方式颠覆传统行业

  滴滴快的总裁柳青:

  不会放弃快车业务,新老业务会一直做下去

  “滴滴快的”、Uber的出现,被认为颠覆了传统出租车行业。以“滴滴快的”为例,从最早的打车业务开始,目前已涵盖了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和巴士等众多业务。

  昨天,“滴滴快的”总裁柳青一出场,大家很关心:这家公司又将有什么新动作?因为最近几天,“9月9日见”的消息吊足了大家胃口,很多人猜测,是不是“滴滴打车”要改名了,还是“快车”业务要下线了?

  柳青首先否认了“快车”下线一说。她说,9月9日是“滴滴”三周年的生日,滴滴打车的品牌已经无法承载公司现在的业务,将进行升级,“再见滴滴打车”并不是说要停止出租车或快车业务,新品牌将继续承载滴滴快车、专车、巴士、代驾等全线业务。“我们想做一个全面的升级。原来的业务和新的业务,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对于不少人质疑打车软件烧钱的问题,柳青回应称:其实这就是一个规模效应的问题。“在‘滴滴’创始之初,拉来1万个司机,必须有足够的运力基础才能让乘客叫到车。如果在北京只有10辆车或20辆车用‘滴滴’,乘客永远叫不到车。从0到1这个步骤非常难,叫车成本也非常高。平台规模不够大的话,这个业务是不可持续的,用户体验也非常差。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么大?就是为了用户体验,出行平台,一定要靠高规模,才能拉动整个平台的效率。”

  柳青还否认了其他一些传言,“很多人认为我会去别的地方,还(说)有很多猎头找到我,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我们还坚定地在出行这条路上走下去。”

  类型:音乐人走商业化之路

  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

  三年内要做成一家世界级的音乐机构

  上个月,高晓松和宋柯宣布加盟阿里音乐,成了业内一大新闻。大家很好奇:他们将如何在阿里这个互联网大品牌下,走音乐商业化道路?

  昨天,大家都期待新上任的高晓松能够跟大家聊聊阿里音乐的未来版图,结果,以“百无禁忌”出名的他这一次却以责任为名表示:阿里音乐要怎么做,得等明年做完了之后再向大家汇报。“不说(阿里音乐)干什么,也不说怎么干。一个人(做音乐)的时候,没有对手,但是现在不能随便乱说话。”挂着阿里工牌的高晓松,也学着打起了“太极”。

  不过,此前高晓松和宋柯在“恒大音乐”的5年光阴里,并没有做到预期的结果,外界对他们入主阿里音乐的前景,一直持保留态度。高晓松现场也自嘲说,以前一直以为几家大互联网公司在音乐领域这么拼,一定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结果进来一看,发现大家其实在下一盘五子棋。“大家都不是音乐公司,是音乐播放器公司。音乐播放器的产值加在一起,只占全球本年度音乐产值的0.7%。这是音乐产业的最小一个角落,大佬们都在下‘五子棋’。既然这样,我就踏实了,我就知道怎么下了。”

  高晓松还非常自信地表示,在音乐领域,只有自己和宋柯是清华毕业的理工科海归派,对国内外的音乐资源有很大的掌控力。

  “三年内要做成一家世界级的音乐机构。基于国情,我们先做做人的生意。”高晓松透露。

  另外,当有人问起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大数据,对音乐源头的创作有没有指导意义时,身为阿里音乐董事长的他,对大数据在娱乐界的作用表现出了藐视。“大数据被大家吹得有点神乎其神。索尼的数据够大了吧,但你再给我做一个迈克尔·杰克逊出来?”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祝璐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