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作为民营企业大省,浙江共有138家民营企业入围榜单,在数量上连续17年蝉联全国第一。其中,吉利控股集团位列民企500强第十位,这也是浙江唯一进入前十的企业。
浙江民企发展“小而美”为主
自199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开展以来,浙江民企在入围数量上已连续17年位列第一,这无疑证明浙江已是全国第一的民企大省。然而,与“入围数量”相比,浙江民企的排名却没有那么出挑。
在民企500强榜单中,吉利控股集团和去年一样,仍处于浙江民企第一的地位,不同的是,吉利下滑了一位排在十强之末,成为浙江唯一进入前十的企业。
而在民企制造业500强榜单中,吉利控股集团和海亮集团分别列第7名和第9名。在民企服务业100强榜单中,我省最靠前的银亿集团列第16名。
“浙江民企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一直有所阻碍,这个榜单也侧面反映了其中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施放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民企结构一直走“小而美”的道路,上规模、有优势的大企业相对较少,这源于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原由。
“浙江民营经济最早起源于浙江南部地区,温州、台州等地活跃着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这些民企与其他地区,例如江苏南部的民营企业相比起点较低,草根属性浓厚,这导致了浙江民企在积累上比不过其他省份的。”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认为,浙江民企发展脉络由下而上,“小而美”、“小而活”是浙江民企的最大特点。
除此之外,由于该榜是根据企业自愿申报的原则进行的,如果企业没有申报就不会出现在榜单中。因此浙江知名的万向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绿城集团、横店集团等都未出现其中,这也使得浙江缺失了一部分强有力的候选名单。
人才缺乏成浙江民企转型升级关键
从《分析报告》中显示, 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规模和效益指标基本呈现增速明显放缓的趋势。制造业500强企业仍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从“大体量”到“高质量”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与全国的态势相同,浙江民企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上也努力多年。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在利益上的一个取舍。”施放教授告诉记者,“升级”是民企发展的目的,而“转型”只是手段。“要转型升级一定会牺牲企业当前的既有利益,民企在选择眼前的利益和未来发展上要有很大勇气来做抉择。”
施放认为,浙江民企在转型的道路上难度较大,一是源于浙江民企自身实力不够,中小制造企业积累不够;另外,转型升级的回报周期比较长,对于浙江制造业民企来说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同时,在《分析报告》中,用工成本上升、人才缺乏、税费负担重、资金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融资难、节能减排压力大,是2014年影响制造业500强发展的七大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胡宏伟表示,人才缺乏是浙江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人的升级。“在我看来,浙商的发展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能实现从有钱人到文化人的转变”,胡宏伟说,“浙江转型升级的最大门槛就是企业家的升级”。
此外,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纷纷通过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实现调结构、转方式。有410家民营企业500强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上年相比,投资各产业的企业数量均成倍上升。
而这也正符合浙江省积极发展信息经济、健康、节能环保、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万亿产业的发展趋向,“七大万亿产业”入选企业比例较高。“浙江民企发展好的趋势在于,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已开始在新兴领域中做强做大。”胡宏伟表示这是浙江民企在有别于“低小散”的新业态和新理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