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周末, 80后小伙韩峰靠着开专车赚到了500元。如果放在一年前,他肯定会给Uber、马云和马化腾竖大拇指,称赞他们推动了专车的发展。但现在,从他口中听到更多的是抱怨,“补贴越来越少,越开越没意思。”
让他不开心的还有刷单愈发难了,交警明显加强了对专车的监管。即便还能赚到钱,但和之前每天轻轻松松赚个500元相比,眼下的专车开得有些鸡肋。
韩峰不知道的是,以他为代表的专车司机正在遭遇的困境,也在影响Uber的新一轮融资。日前,国内两家财富管理公司先后推出挂钩Uber全球和Uber中国新一轮融资的资产管理产品。
随着两个项目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Uber中国和全球的一系列运营数据也被公之于众。经过了一年的野蛮生长,专车业务的盈利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国交易额占到三分之一
上海某财富管理公司给出的项目计划书透露了Uber全球的运营状况。去年,Uber全球刨除给司机的分成,净收入4.13亿美元,亏损4.65亿美元。根据公司管理层的预计,今年净收入将达到19.77亿美元,亏损减少至2.61亿美元。
目前,Uber在欧美市场已过盈利平衡期,开始盈利,有望在2016年实现全球市场的盈利。
在Uber全球化版图中,中国是个不可忽视的力量。Uber预计其在中国的交易额或将达到其去年全球交易额的三分之一。
目前Uber全球日交易量最大的十个城市,中国占了四个。以进入一个城市9个月时间为限,Uber在成都和杭州的日搭乘数分别为纽约的479倍和422倍。
未来一年在中国投入10亿美元
去年8月,Uber在北京推出名为“人民优步”的拼车项目,一方面通过补贴和奖励等形式鼓励私家车成为社会运力,另一方面也给予使用“人民优步”打车的乘客补贴。由于价格要比打车低很多,这种模式很快让Uber在国内站稳了脚跟。
在“人民优步”进入杭州后不久,韩峰就注册成为司机,因为他在北京的一个朋友说,自己一个月光补贴和奖励就拿了10000元。“那个时候,早晚高峰3.5倍奖励,每周完成一定数量就有几千元的奖励。勤快点月入万元不是难事。”很快,韩峰发现身边有车的朋友大都当上了优步司机。
眼看Uber抢走了自己的用户,本土的滴滴快的迅速推出了类似项目予以反击,双方展开了为期几个月的补贴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以韩峰为代表的专车司机都成了“双面间谍”。每天按时完成两家公司交给的任务,除了能有高达数倍的高额补贴外,每周还能拿双份的奖励。
根据易观2015年5月的数据显示,依靠全新模式和补贴,Uber占据了专车市场16.8%的市场份额。为此,Uber支付了上亿美元。
在欧美国家,Uber没有开展“人民优步”项目,车主使用Uber接单得支付20%的平台服务费。这个设计也成为Uber盈利的主要来源,但在中国由于政策和竞争环境的影响,Uber的盈利计划迟迟没有进展。
在深圳公司所提供的Uber中国项目推介书中显示,Uber内部认为,从2015年至2017年,公司在中国将持续亏损。2018年才有望产生1亿美元的盈利。
为了增加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Uber全球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对中国市场增加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
兼职专车司机陆续退出
早在滴滴和快的为了争抢出租车打车市场时,双方就证明过,以高额补贴和奖励换市场,只能玩一时,不可能持续。何况,专车市场的补贴大战消耗更大。而随着Uber和滴滴快车不断降低补贴,韩峰的一些朋友决定告别专车市场。
“最好的时候,如果司机一周接满70单,就可以得到7000元奖励。”韩峰说,这个数字几个月来一直在下降,从7000元减到6000元,再到现在的4000元。
对此,一家专车公司的相关人员表示,在市场发展早期,公司会给司机一些补贴,来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作。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当司机每小时可以挣到更多钱时,会逐渐降低对司机的额外补贴。
但对于韩峰他们来说,账不是这么算的。上周,韩峰又有个朋友不做了。因为他2.0排量的车油耗太大,夏天又得开空调,加上车的损耗,意思不大。
“我们不是全职司机,只在空余时间做做。每小时接更多单,远没有补贴赚钱来得快。”韩峰说,目前兼职做专车司机,收入比最高峰下降了一半以上。
除了收入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他们有些担心。虽然各大专车公司口头承诺,如果交警罚款可以全额赔付,但目前还没办法应对更严厉的措施。比如,上海接下来将可能对非法的专车司机进行1万元行政罚款和暂扣驾驶证3至6个月的处罚。
“如果真扣驾驶证3-6个月,就得不偿失了,干脆不做算了。”韩峰说。至于两个月来究竟有多少人不干了,他也说不好,“你可以打开软件自己感受下,原先都是1分钟接单的,现在经常得3分钟,有时候真不如在路边打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