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最后一公里配送这块“市场蛋糕”,一直被高斌毅看好,然而就在今年2月,他选择将自己创办还不足半年的“唯快生活”App卖给了另一位来自成都的投资人。借助原有的“唯快生活”这一平台,高斌毅曾打造了一支专业超市buyer(买手)的队伍。
和高斌毅一样,盯住超市最后一公里配送这块市场蛋糕的,其实还有很多。除了超市之外,专业电商公司(例如小美生活等)、跑腿公司等均在涉足。因为这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真想要做起来,高斌毅坦言,“却并没那么容易”。
“我需要一笔八位数的融资,但最终没拿到”
80后的高斌毅是在去年5月开始构思“唯快生活”这一项目的,10月底产品面世。他的目标挺单纯,做一家1小时即时送达的移动互联网电商公司,并将切入口放在了超市。
然而,当他与一知名连锁超市成功谈定合作、并有意攻下下一家超市之时,他却戛然而止。
“我需要一笔8位数的融资,但最终没拿到。”高斌毅承认,在那段时间,自己一直在和各类投资人洽谈,希望能得到资金支持,然而,当投资人表示只愿意出200万元资金时,他综合考虑再三,选择了将项目卖掉。
“如果投资人愿意出500万元,说不定我还会坚持下去。”他的语气带着点不舍,但也有些无奈。因为当他把杭州市场布局完后,便迫切需要布局北上广的市场,如此一来,需要烧掉一笔不小的资金。
让高斌毅感到欣慰的是,接手这个项目的那位投资人自身对解决“超市最后一公里配送”这一创业项目很感兴趣。他猜测,投资人或是希望将功能、技术平台、影响力等带回当地。
“单子多了未必是好事,想要盈利实在是难”
为什么不能如愿拿到千万融资?去年年底,高斌毅再三思考这个问题。“当时的生意并不差,30多人的团队,平均每天1人能接20-30个订单。”但在测算了成本后,他明白了。
假设一人每天接25个订单,每个订单的毛利是10元,员工的工资为150元/天,再减去公司的各类运营成本,一摊下来,便走在了微利的边缘。当然,这还不包括一些紧急情况,例如,买手不小心在路上遇到刮擦,导致所购商品破损;再如,买手的电瓶车发生故障。“几乎每天,我都要处理这类事情,加上这些损耗,亏损也在所难免。”
而对一些纯粹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这和一些有大公司战略背景的投资商不一样,他们无法接受不断“烧钱”的投资。
一般来说,公司开门做生意,总希望单子越多越好。但高斌毅的切身体验却是,并非如此。
“对人的管理是最难的,不能容许一点点出错,30多个人的管理,我每天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而且一旦规模再度扩大,管理更是难题。”他说。
要么上市,要么被收购,所以,高斌毅对项目最终的去向还是满意的。
“行业前景是好的,未来一定会存在”
虽然如今的高斌毅已经转向了其他领域的创业,但他对行业前景看好这一观点并没变,“未来一定会存在”。在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中,他也看到希望,只是一些模式的借鉴,如今还会遇到“水土不服”的困境。
中国物流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赵广华同样看好这一行业的未来。“但在做大做强之前,企业得充分考虑行业的可持续性,以及成本控制。”赵广华说,尤其是企业在与多家超市开展合作时,如何遵循战略联盟的规律、发挥其最大价值,这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
“这些第三方平台企业正试图为老百姓带来更大的便利,希望在企业合理运作的基础上,政府也能给予扶持和监管。”赵广华说。
在赵广华看来,相较于这些第三方平台企业,超市介入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出发点有所区别。这并非超市的核心业务,而是意向增值服务,有利于其提升消费质量、稳定客户。
背景
超市的“最后1公里配送”并非一个新鲜事物,早在一些专业买手公司兴起之前,不少大型超市已经推出了这项服务——购物满额在一定范围内配送。但因为难以确保送货到家的准确时间,亦或是其他原因,导致消费者并不热衷于这一增值服务。
除了超市,跑腿公司、专业电商公司等第三方也在关注这一市场,他们试图用电话、网络等途径,省去消费者本身前往超市的这一环节。相较于跑腿公司的业务零散,专业电商公司显得更“高大上”,但两者却避不开同一问题:人力成本的居高不下。
在杭州的超市最后1公里配送市场上,仍有包括小美快购在内的企业在坚持,但也有企业,因为成本、管理等瓶颈,默默退出了市场。